3月12日是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肾脏健康从娃娃抓起”。天津医大二院肾内科主任夏天教授提醒大家,在我国不管大人还是儿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都有10%左右。过去人们常常靠观察人体是否浮肿、小便是否异常来判断肾脏疾病,当身体已经出现浮肿基本已到晚期,而小便的异常大部分依靠肉眼无法判断,尿常规一查就查出来了。
指导专家尿常规检查为啥重要慢性肾脏病如同一个隐形杀手,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或没有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等到就诊时病情已经到中晚期了。据夏天主任介绍,经检查持续三个月存在蛋白尿、血尿就可以定性为慢性肾脏病了,但这些很难通过肉眼观察尿液发现,而通过“尿常规”检查,就可检测到尿液中所含的物质如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葡萄糖、胆红素、酮体、尿胆原等,以及尿比重、酸碱度等,大部分肾病问题都可反映出来。及早发现问题,通过早期介入治疗,服用一些治疗药物和改变某些生活习惯来延续甚至停止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到了晚期再治疗对患者和家庭来说都是非常大的负担。
“尿常规检查是检测泌尿系统疾病最便捷的手段。”夏天主任建议,普通人每年都要检查一次“尿常规”,儿童也需要每年检查一次“尿常规”,而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每3个月至半年查一次尿常规比较合适。
尿常规检测的尿一定要是晨尿,因此时的尿液在膀胱中保留的时间最久,信息量也最大。留尿前不要吃早餐,但是可以喝水和服药。不能进食是因为会影响尿糖的准确性。
尿常规出现异常不要恐慌“当尿常规出现异常,先不要恐慌,也不要自己盲目服药。因为很多人通过进一步检查都排除了肾脏的疾病。”夏天主任表示,对于尿常规的检查结果,他每天都要反复多次地给前来就诊的患者解释。那么我们该怎么解读尿常规的检测报告呢?在解读报告时,首先要看尿蛋白、红细胞这两个重要指标。
指标一:发现尿蛋白需进一步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您的尿中发现了蛋白,尿蛋白定性“阳性”或“(+)”,您的肾脏很可能有了疾病。尿蛋白检测是肾脏疾病诊断常用的粗筛试验(初步筛查),但除了原发于肾脏本身的疾病外,高血压糖尿病等很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尿蛋白阳性。
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如果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应该 如果尿液检测结果显示隐血阳性,先不要慌。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或前弓位久站之后,尿中红细胞可能增多,但是多为一过性。长期尿中有血,应该警惕患有肾脏结石、肿瘤、急性肾炎、膀胱炎和泌尿外伤,需进一步到泌尿专科就诊。
当看到尿隐血阳性,一定要进一步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镜检红细胞看到红细胞超过三个才能说明有问题。此时记住要看清检测单位,因为取用尿量的检测单位不同,结果也没有统一标准,需咨询医生。
感觉不错,欢迎在底部点赞和留言↓↓
图片︱网络
来源︱今晚报
编辑︱党办杨洪雨
白癜风在线咨询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