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形容一个人固执木讷、不知变通的时候,常常会说一句俗话:“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事实上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的确存在这种可能,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一种情况——肾积水。(图1:泌尿系统解剖及功能示意图)正常情况下,尿液由肾脏产生,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贮存;当膀胱充满尿液后,再经尿道排出体外。74岁的蔡阿婆因宫颈癌并盆腔转移,肿瘤侵犯和压迫双侧输尿管下段,导致输尿管梗阻,肾脏产生的尿液无法及时输送到膀胱,双肾积水,蔡阿婆的腰背部、腹部胀痛难忍,双下肢水肿,苦不堪言。普通人肾盂也就红枣大小,影像学检查却提示蔡阿婆的双侧肾盂已严重扩张到了鸭蛋那么大。肾功能的各项指标更是触目惊心:血尿素、肌酐高出正常值十几倍,这意味着她的肾功能已严重损害。(图2:MRI提示双输尿管下段梗阻,以上输尿管及肾盂重度扩张)更糟糕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蔡阿婆肾脏积水的程度会越来越重,她的肾脏功能会持续减退,逐渐发生肾功能衰竭。如何快速疏通尿路,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晚期肿瘤患者不宜外科开刀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起效都很慢,无法很快解决排尿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输尿管支架管置入以疏通尿路。目前常规做法是“经膀胱镜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借助膀胱镜引导,导丝、导管由尿道进入膀胱,上行通过输尿管进入肾盂,放置输尿管支架管。然而,蔡阿婆输尿管下段因为肿瘤侵犯、压迫发生严重梗阻,膀胱镜很难找到输尿管开口,导丝也难以上行至肾盂,膀胱镜无能为力。次选方案是“经皮肾造瘘术”,在蔡阿婆腰背部肾区插一个引流管到达肾盂,外接引流袋,让尿液流入袋子。但这个方案会造成极大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有伤尊严,很多人都存在心理负担。肿瘤科与功能科、介入室经过多学科会诊讨论,决定为蔡阿婆施行目前国内开展较少的“超声和DSA引导下经皮肾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在蔡阿婆腰背部肾区穿入导丝,经肾盂、输尿管进入膀胱,放置支架管。3月3日下午,肿瘤科张军宽副主任医师、孙继虎主治医师,与功能科崔晓媛主治医师、介入室李锐主管护师协同合作,首例经皮肾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顺利进行。(图3:经皮左肾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示意图)崔晓媛医生细心超声检查,反复探索寻找最佳穿刺点,确保穿刺的针道内无大血管,无感染和转移病灶,为最安全、最短的途径。用张军宽医生的话来说:“小崔医生跟我的配合在第一针,但这第一针至关重要,小崔手中的超声就是我的‘眼睛’!”(图4:超声和DSA引导下,细针精准穿刺到肾盂)在超声探头的可视引导下,穿刺针避开大血管,精准穿刺进入扩张的肾盂内。张军宽、孙继虎两位医生通过穿刺针孔将导丝置入蔡阿婆肾盂,顺利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完成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打通左侧输尿管。通俗的说,就是为蔡阿婆安装了一根全新的“人工输尿管”。(图5:经穿刺通道置入导丝、导管,到达左肾盂-输尿管-膀胱,置入输尿管支架管,连通肾盂和膀胱)整台手术只在穿刺点局部麻醉,蔡阿婆全程清醒,能随时与医生交流感觉,无明显疼痛不适。术后蔡阿婆尿液引流通畅,左肾积水明显缓解,肾功逐步改善。3月9日上午,肿瘤科与功能科、介入室再次协同合作,用同样的办法给蔡阿婆置入右侧输尿管支架管,彻底解决了蔡阿婆肾积水的问题。两台手术伤口,仅有两个直径不到2mm的小针眼,很快就能愈合,算得上“超微创”啦。蔡阿婆腰腹胀痛症状消除,排尿通畅,无特殊不适,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后,顺利出院。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后是否就一劳永逸了呢?也不尽然,蔡阿姨还需多喝水、多排小便,防止尿盐结晶形成结石堵塞输尿管支架管。不过,即使输尿管支架管堵塞也不必担心,无创的“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管置换术”可以很快解决问题。经皮肾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是一种新的介入手术,医院开展的较少,对于无法外科手术或膀胱镜治疗的输尿管梗阻患者,可以迅速有效的缓解肾积水,维持患者尿路生理腔道通畅,不用带尿袋生活,并且可以对肾盂、输尿管进行冲洗和直接给药治疗。蔡阿婆的手术又一次展现了可视化微创介入手术的优势------微创、高效、安全,无需全麻,适合高龄重症病人,患者痛苦小,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理想的治疗效果。正所谓:多日少尿肾积水,肿瘤堵塞输尿管。介入技术创新路,细针穿刺置导管。接通“人工输尿管”,缓解病痛笑颜开。
来源:宣传科刘瑞肿瘤科张军宽功能科崔晓媛
编辑:宣传科刘渭伊
审核:肿瘤科靳建旭功能科康亚宁
●薪火相传大医精诚——医院学术流派传承创新发展纪实
●风雨兼程61年打造西北最强肛肠王牌
●医院南院区项目建设开工!
●为日暮添一抹亮色打造“医养结合”新风尚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hrw.net/xgyy/1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