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脑卒中后,经常要做CTH及核磁等检查。患者或家属常常搞不明白为什么做完头CT,还要查核磁,查核磁后又要查血管造影,它们之前到底有什么区别?
脑卒中的相关检查有以下两大类:脑实质检查:头CT平扫、核磁(MRI)平扫,用于明确是否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
颅脑及颈部血管情况检查: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超声、核磁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头CT平扫主要适用于脑卒中急性期是否缺血或出血的判别。发病早期脑梗死的头CT检查可能无异常发现,但是脑出血显示就会很清楚。小的梗死、脑干、脑实质深部或小脑等部位,即使超过24小时,因病变小或颅骨伪影等情况干扰也导致不能判断脑梗死,因此,发病初期,首先要做的是头CT排除脑出血,这样脑梗死的可能性会很大,可以按脑梗死先治疗。
优点:简便迅速,出图速度快,无创。
缺点:存在少量辐射。
头核磁平扫(MRI)磁共振MRI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用于评估脑小血管病引起的损伤,及脑出血的病因。尚未广泛应用于脑出血的诊断中。
优点:无创,没有辐射,图像分辨率更高。
缺点:费用相对较高,体内有金属物(如金属支架,起搏器或金属假体等)无法进行MRA检查。检查时间长,病人无法耐受磁共振机器运行时的噪声无法检查,因此对于脑卒中的急救来说核磁虽重要但应用难度较大。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早期诊断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闭塞等。尤其对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动静脉畸形。
优点:具有无创、简便、价格低,重复性好。
缺点:结果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老年人(尤其是妇女)颅骨增厚、动脉迂曲、动脉移位等因素影响会造成检查有一定的失败率。
颈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是评估颈部血管最为常规简单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显示颈部动脉的斑块附着及血管狭窄情况。
优点:价格便宜,方便易行。无创、定位准确、直观、可重复性好的特点。
缺点:不能像动脉造影那样准确的诊断狭窄的具体程度。
CT血管造影(CTA)是临床最常用的血管检查方法之一。需要经血管注射造影剂,可以直接显示钙化斑块和附壁血栓,并有血管的三维重建图像。CTA可用于发现血管畸形相关的脑出血病因,以及头颈部动脉狭窄,用于判断再发脑梗死的风险及手术指征。
优点:清晰度和准确性相对更高,仅次于DSA。
缺点:有过敏体质的人,或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法进行CTA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检查时间长。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颈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形态和结构,可以更好的显示颅内血管的狭窄、闭塞,可能会夸大其血管狭窄度,对硬化斑块方面显示不是很清晰。
优点:无创伤,无辐射。
缺点:费用相对较高,体内有金属潴留物(如金属支架,起搏器或金属假体等)的患者无法进行MRA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更详细地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以及侧支形成情况,了解血管斑块以及血栓的情况,还可了解血管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也是介入治疗最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优点:对血管显示准确性最高。
缺点:有创伤性的检查,费用高。
文
神经内科张迪
图
网络
编辑
宣传科张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