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有益身体健康,这是大家公认的常识。然而水是不是喝的量越大越好呢?据一项由墨尔本大学和澳大利亚弗洛里神经科学和心理健康研究所合作研究发现,大脑可自动阻止我们喝过量的水,这是因为饮水过量会损害身体健康。
正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过量饮水的。但喝水变成了一种惩罚呢,而且最令人愤怒的是还是惩罚在一个五岁的孩子身上。
据今日网友报料,武汉一名5岁男童因吃饭时嬉闹,被罚喝20多杯水“喝到第10杯水时,孩子说喝不下,老师依然要他喝,导致肾积水,经手术至今未愈。园方称,孩子只喝了3杯牛奶、10次水,且“过量饮水不会导致肾积水”。目前涉事教师已离岗。
事件回放:
武汉汉市硚口区某幼儿园
有网友爆料称,今年4月13日,武汉市硚口区某幼儿园一名5岁男童因吃饭时讲话,被教师罚喝20多杯水,导致肾积水,住院手术至今未愈。
对此,该幼儿园负责人回应澎湃新闻称,确有一名孩子患肾积水,但孩子只喝了3杯牛奶、10次水(每次不超过30毫升),且过量饮水不会导致肾积水。幼儿园已对涉事教师作离岗处理。
5岁男童的母亲彭国琴告诉澎湃新闻,自己的孩子确实比较调皮,但身体状况一直十分健康,从未发现有肾积水的病状。事发后,孩子告诉她,因为早餐时跟同学嬉闹讲话,曾被老师要求连续喝下20杯水,“喝到第10杯水时,孩子说喝不下了,老师依然要求他继续喝”。
男童母亲提供的首次入院记录。
“孩子因此两度住院(首次出院后,因出现发热再次住院),还需定期复诊。”彭国琴提供的孩子入院记录显示,左肾重度积液,左输尿管上段明显扩张(左输尿管上狭窄可能),诊断结果为“左肾重度积水并感染”。
该幼儿园的代理律师王成林告诉澎湃新闻,上述情况并不属实,且经咨询医生,过量饮水不会导致肾积水。对此,彭女士则表示,主治医生告诉她,过量饮水确实不会导致肾积水,但孩子的身体可能之前就存在此类隐疾,大量饮水成其诱因。
7月6日,该幼儿园党支部向澎湃新闻出示了一份《关于对铭铭(化名)家长投诉的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称:年4月13日幼儿园早餐时间,大三班小朋友铭铭边吃早餐边与旁边小朋友嬉戏、疯闹,影响其他孩子吃饭,涉事保育老师多次提醒无果,就对铭铭说:“你不好好吃饭,就多喝牛奶”,铭铭说:“没关系我喝得下”。于是该老师就给铭铭添牛奶喝,喝了三次牛奶改成喝水。从早餐到午餐之间,共喝了10次(每次不超过30毫升)。
在园方发给男童家属的《关于铭铭人身损害赔偿的意见》中则显示,第一次住院医药费共3.64万元,园方垫付3.14万元;第二次住院医药费1.9万元(截止5月29日),园方垫付0.5万元;两次住院探视购买共元营养慰问品等。
因第二次住院费用园方尚未赔付,男童母亲准备将幼儿园告上法院,要求园方承担铭铭医疗费用,承担铭铭人身损害期间,因照料吴昱铭所产生的相关护理费用及吴昱铭的精神损失费等,共计7.5万元(不含后期治疗费)。在孩子家长致该幼儿园的律师函称,“由于幼师惩罚铭铭喝水的错误管理行为,致使铭铭受严重肾积水的人身损害后果”。
目前,该幼儿园已对涉事教师作离岗处理,并令其赔付第一阶段(即首次住院)医药费的50%,涉事教师还受到行政记过处分一次。
延伸阅读喝水过量也伤害健康:易致低钠血症甚至脑水肿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帕斯卡·萨克尔及其同事招募了20名健康男女,让他们在固定自行车上进行了1个小时的锻炼,之后研究人员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了他们的大脑,测量了这些人大脑不同区域中的血液流量情况。
在第一次扫描过程中,志愿者因为长时间锻炼比较口渴,喝水是为了满足本能;第二次扫描时,志愿者在口渴感被满足的状态下继续饮水,同时记录下他们两次喝水的感受。第一次喝水时志愿者普遍感觉较愉悦,而第二次喝水时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研究显示,在志愿者口渴的需求被满足时,大脑中的前扣带皮层以及眼窝前额皮质这两个与情绪决策有关的区域被激活了。但在第二次饮水时,大脑中的硬膜、小脑以及运动皮质这个与运动控制和协调有关的区域被激活,它们的活跃是为了向肢体发送停止饮水的命令。
大脑能够告诉身体喝下足够的水是有益的,但喝太多的水可能使体内钠离子浓度过低,导致低钠血症,甚至还可能导致脑水肿。因此,当喝水喝得感觉不舒服时,就不要再喝了。该研究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杂志上。
(来源:澎湃新闻、搜狐健康)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