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日里写得最频繁的是哪些字,不用说,自然是自己的名字了。自打我们小时候初学识字开始,我们不断重复地书写自己的名字,写得好与不好暂且不说,熟练度肯定是没问题的。
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在书写自己的名字的时候,是不是特别自如畅快呢?下笔之后,一气呵成,根本不用去考虑怎么布置点画,也不需设计章法局部,干脆利落。
自己的名字已经写了很多年了,自然熟练流畅,了然于胸,如果是一个你不熟悉的陌生字呢?
我想,如果面对一个生僻字的话,大多数朋友都会先观察字形,再看清搭配,下笔时也会小心翼翼,生怕写走了样。
还是那句话,我们不管水平怎么样,单论其中的线条质感。无论是谁,在写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因为熟练,所以书写出来的线条定然果断有力,而在写生僻字的时候,笔下的线条则相对要柔弱一些,里面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迟缓和犹豫。
写名字是这样,在书法创作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王铎在谈论书法创作的时候,曾说了10个字,点出了创作的关键:盖字必先有成局于胸中。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要想想好字,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底气,就像写自己的名字那样,信手即成,否则,即使勉强写出,也不足观。一些网友听了之后说:难啊。
怎么才能写出类似王铎的那种了然于胸呢?个人认为,下面两点需要注意一下:
一、脑中要有东西
如果你的脑中没有任何笔法和结体的概念,下笔之际,定然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说,要想笔下神,先须脑中存。
怎么才能丰富自己的储存量呢?多看多临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几乎没有之一。最关键的是,我们在读帖临帖的时候,一定要将帖中的东西搬运到自己的脑中,日复一日,积水成渊,自然能为我所用。
二、心中有法,手下有情
书法创作就像我们写自己的名字一样,下笔之际,就容不得左思右想了。如果书写的时候仍然在考虑点画的得失,仍然在计较笔画的位置安排,则会因小失大,表现不出书法艺术应有的魅力。
心中有法,是我们相信自己的底气。
手下有情,是下笔之后的即兴和潇洒。
二者兼备,定会如有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