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索罗辛(tamsulosin)是泌尿外科常用药物,广泛应用于下尿路症状(LUTS)、输尿管结石及男科疾病等领域,堪称泌尿外科的「神药」。
它是一种高选择性、长效的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在泌尿系统中α1受体主要存在于前列腺、膀胱颈、尿道及输尿管等处,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减轻平滑肌张力。而阻断存在于脊髓的α1受体亦被认为发挥一定的作用。
本文以坦索罗辛在LUTS中的应用为例,简述坦索罗辛的作用效能及常见不良反应,对其在输尿管结石、男科疾病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亦作简略探讨。
LUTS
LUTS包括储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增多等)、排尿期症状(排尿踌躇、排尿困难、间断排尿等)及排尿后症状(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
与应用坦索罗辛相关的引起LUTS的疾病主要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及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
版EAU指南强烈推荐α1受体阻滞剂应用于中重度LUTS。
坦索罗辛进入体内后一般数小时至数天内开始起效,数周后达作用峰值,可有效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提高最大尿流率(Qmax)。但不能缩小前列腺体积,也不能降低发生急性尿潴留及手术干预的风险。
研究显示,在前列腺体积<40ml的患者中,坦索罗辛的作用效果似乎更显著。
坦索罗辛的不良反应主要与其作用于血管、非前列腺平滑肌组织、中枢神经系统等处的α1受体相关,最常见的头晕、乏力、(直立性)低血压。若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或同时在服用血管活性药物,α1受体阻滞剂对诱导血管舒张更敏感。
与同类药物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相比,坦索罗辛的血管舒张效应较不显著,但发生术中虹膜松弛综合征(IFIS)、射精障碍(逆行射精/精液量少)的风险则较高。对于拟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推荐暂不使用α1受体阻滞剂,对于已在使用的患者则需提前告知手术医生。
此外,坦索罗辛对于前列腺疼痛综合征(PPS,属CPPS中的一种)的疼痛缓解亦有显著作用(证据级别1a),EAU指南目前推荐病程少于1年的PPS患者使用α受体阻滞剂。
输尿管结石
叶章群教授等人发表于EuropeanUrology杂志上的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指出,坦索罗辛对于促进>5mm的远端输尿管结石排出及缓解肾绞痛具有显著作用,EAU指南亦强烈推荐α受体阻滞剂作为大于5mm的输尿管结石药物排石治疗的选择。
颇有趣味的是,输尿管远段结石亦可引起下尿路症状,使用α受体阻滞剂可谓一箭双雕。
男科疾病
主要包括勃起功能障碍(ED)和早泄(PE)。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LUTS与ED无确切的因果关系,两者在病理生理机制方面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EAU指南认为α1受体阻滞剂不影响性欲,且对勃起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PE治疗方面,一项针对西洛多辛(α1受体阻滞剂)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达泊西汀不耐受或疗效欠佳的患者按需给予西洛多辛4mg可显著改善早泄症状。
目前,EAU指南对α1受体阻滞剂在ED、PE治疗中的应用均无明确推荐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若LUTS、ED、PE患者同时服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Is)及α受体阻滞剂,PDE5Is可增强α受体阻滞剂的降压作用。一般认为应在α受体阻滞剂疗效稳定后再使用PDE5Is,酌情减量。
他达拉非不推荐与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同时服用,与坦索罗辛协同降压效果则不明显,无明确禁忌。
其他
坦索罗辛在泌尿外科其他领域同样得到运用。年的一项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表明,坦索罗辛可有效缓解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尿路症状、躯体疼痛),联合索利那新时疗效更佳。
那么,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坦索罗辛在缓解平滑肌张力、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方面是否具有类似的效果呢?
另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则指出,输尿管软镜手术术前服用坦索罗辛1周可增加上镜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
与同类α1受体阻滞剂相比,坦索罗辛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中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优势。随着对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相信坦索罗辛会越来越得到认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投稿戳我作者:杨祥伟(医院泌尿外科)
编辑:杨洁|刘海洋
投稿邮箱:yangjieam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