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处理、营养
专业综合其他-围手术期处理、营养;
本章重点内容是肾脏肿瘤、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一、围手术期处理
(一)术前准备:
1.手术时限分类:
(1)急症手术: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迅速实行的手术,如外伤性肠破裂;
(2)限期手术:在一定限度时间内进行手术准备,不宜推迟过久的手术,如恶性肿瘤;
(3)择期手术:可以在充分术前准备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如腹股沟疝修补;
2.一般准备:
(1)心理准备:签署麻醉及手术知情同意书;
(2)生理准备:
①为手术后变化做适应性锻炼;
②输血和补液;
③预防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1°涉及感染病灶或切口接近感染区域的手术;
2°肠道手术;
3°操作时间长、创伤大的手术;
4°开放性创伤,创面污染,创伤至清创时间长或清创时间长;
5°癌肿手术;
6°涉及大血管的手术;
7°需要植入人工制品的手术;
8°器官移植手术;
④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⑤胃肠道准备
1°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必要时胃肠减压,防止发生误吸或窒息;
2°胃肠道手术前1~2日进流食;
3°幽门梗阻患者术前洗胃;
4°一般手术,术前一天肥皂水灌肠;
5°结直肠手术术前1日及手术当天清晨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2~3日前口服肠道制菌药物;
6°其他:手术前夜可给予镇静剂,如有发热或月经来潮应推迟手术,入手术室前排空膀胱必要时留置导尿管,术前取下活动性义齿;
3.特殊准备:
(1)营养不良: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若ALB30g/L,Tf0.15g/L应给予肠外营养;
(2)脑血管病:近期有脑卒中史择期手术应至少推迟2周,最好6周;
(3)高血压:BP≤/mmHg不做特殊准备,血压过高应服用降压药使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不用正常);
(4)心脏病:依据Goldman指数评估手术风险;
(5)肺功能障碍:①胸部X线;②RBC是否过高;③血气分析是否提示呼吸衰竭;④肺功能FEV1水平;
(6)肾疾病:术前最大程度改善肾功能、及时纠正肾前性病因、恰当补水补钠;
(7)DM:
①术前饮食控制着无特殊准备;
②口服降糖药用至手术前一晚,长效降糖药服至术前2~3天;
③禁食患者输注GS+Ins.至血糖稍高;
④Ins.治疗患者用Ins.至术前夜;
⑤伴酮症酸中毒患者急症手术前必须消除酮体、纠酸、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血容量不足;
(8)凝血障碍:停用抗血小板药,必要时输注成分血(血小板、冷沉淀等);
(9)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二)术后处理;
1.常规处理:
(1)术后医嘱;
(2)监测:常规生命体征、尿量、记出入量,心肺疾患患者测CVP、PAWP、心电监护等;
(3)静脉输液;
(4)引流管:乳胶引流片1~2日拔除,烟卷式引流72小时拔除;
2.卧位:
(1)全麻未清醒无禁忌:平卧,头转向一侧易于分泌物、呕吐物排出,至清醒;
(2)腰麻:去枕平卧或头低卧位12h;
(3)颅脑手术无休克昏迷: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4)颈、胸手术:高半坐位卧式,利于呼吸和引流;
(5)腹部手术: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减少腹部张力;
(6)脊柱或臀部手术:俯卧位或仰卧位;
(7)腹腔内污染病人: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
(8)休克病人:下肢抬高15°~20°,头、躯干抬高20°~30°;
(9)肥胖患者侧卧位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3.各种不适的处理:
(1)疼痛:镇痛药或硬膜外阻滞镇痛;
(2)顽固性呃逆:胃肠减压、镇静、止痉并行影像学检查;
4.活动:无禁忌情况下鼓励早期活动;
5.饮食:全麻手术待恶心呕吐消失后可恢复饮食,椎管内麻醉术后3~6小时可进食,腹部手术待肠道蠕动恢复逐步开始进食;
6.缝线拆除:
(1)不同部位缝线拆除时间:
①头、面、颈:4~5日
②下腹、会阴:6~7日
③胸、上腹、背、臀:7~9日
④四肢:10~12日
⑤减张缝合:14日
(2)切口分类和愈合的分级
①分类:
1°I类切口/清洁伤切口:缝合无菌的切口;
2°II类切口/可能污染切口:术中可能污染的切口,皮肤不容易彻底消毒的部位、6小时以上清创伤口、新缝合切口再度切开;
3°III类切口/污染切口:邻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污染或感染物的切口;
②分级
1°甲级愈合(甲):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
2°乙级愈合(乙):有炎症反应但为化脓;
3°丙级愈合(丙):切口化脓,需切开缝合;
③表示方法:分类/分级,例如胃大部切除术切口血肿记为“II/乙”;
(三)术后主要并发症
1.术后出血
(1)原因:术中止血不完善、创面渗血未得到控制、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结扎线脱落、凝血功能障碍等;
(2)表现:HR↑、BP↓、尿量↓、外周血管收缩、腹围可能↑等;
(3)诊断:B超、诊断性穿刺、X线,补液后情况不好转或恶化;
(4)鉴别诊断:PTE、心律失常、气胸、MI、严重过敏反应等;
(5)处理:再次手术止血;
2.术后发热与低体温
(1)发热
①非感染性发热的原因:手术时间长、广泛软组织损伤、术中输血、药物过敏、麻醉剂肝中毒等;
②感染性发热:
1°危险因素:体弱、高龄、营养状况差、DM、吸烟、肥胖、原有感染、使用GC免疫抑制剂等;
2°原因:手术原因、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伤口及深部组织感染、肺膨胀不全、肺炎、UTI等;
(2)低体温
①原因:麻醉药阻断机体体温调节、开胸开腹手术热量散失,输入冷的库存血和液体;
②处理:术中液体注意加温,术后患者注意保温;
3.术后感染:针对病原选择敏感抗生素;
4.伤口裂开:
(1)原因:①营养不良;②缝合技术欠佳;③腹内压突然增加;
(2)处理:①减张缝合;②及时处理腹胀;③平卧咳嗽;④腹部加压包扎;⑤良好麻醉、腹壁松弛条件下缝合;
5、治疗:
标准的手术方法是切除患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已受损,经活检细胞分化良好、无侵润的带蒂乳头状肿瘤可作局部切除;
二、外科患者的营养代谢
(一)外科患者的营养需求
1.人体的基本能量储备与需要;
2.创伤与感染后代谢变化与营养需求;
(1)神经、内分泌反应:交感神经兴奋:胰岛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CTH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ADH分泌增加;
(2)机体代谢变化与营养需求:创伤感染时REE上升20%~30%,严重时50%~%,一般手术REE增加10%,对糖利用率下降,易高血糖、糖尿;蛋白质分解增加,糖异生活跃,脂肪分解明显增加;
(二)患者营养的补充
1.肠内营养(EN):患者所需(全部)营养素(完全)经胃肠道供给,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有部分功能的患者;
(1)适应证:
①胃肠功能正常,但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不能摄入者;
②胃肠道功能不良者:
③胃肠功能基本正常但伴有其他脏器功能不良者;
(2)肠内营养制剂;
(3)并发症:(1)误吸;(2)腹胀、腹泻;
2.肠外营养(PN):患者所需(全部)营养素(完全)从胃肠道外供给,可采用腔静脉/周围静脉途径,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完全丧失患者;
(1)适应证:
①不能/不宜经口摄食超过5~7天者;
②营养不良者术前应用;
③肠道吸收障碍、胰腺炎者;
④严重感染、脓毒症、大面积烧伤、肝肾功能衰竭;
⑤复杂手术后;
⑥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
(2)常用制剂;
(3)输入途径:短期使用患者可经外周静脉输入,长期大量使用应由中心静脉输入;
(4)并发症:
①技术性并发症:气胸、血管损伤、神经或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最严重);
②代谢性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微量元素缺乏;必需脂肪酸缺乏;糖代谢紊乱(高、低血糖,肝功损);PN本身并发症;
③感染性并发症:导管性脓毒症;
年执医真题回顾
第三单元
52.男.49岁。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素糖尿病饮食,长期口服短效降糖药控制血糖。术前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提前1天改服长效降糖药物
B.提前l周换用普通胰岛索
C.服用降糖药物至手术前一天晚上
D.提前3天换用普通胰岛素
E.术中皮下注射胰岛素
C
短效降糖药服用至术前一天晚上;
.女,39岁。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l天。静息能量消耗(REE)比正常约增加
A.50%
B.10%
C.30%
D.5%
E.20%
C
一般手术REE增加10%;
.男,52岁。反复无痛肉眼血尿1个月。偶伴尿频、尿急。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A.膀胱肿瘤
B.膀胱炎
C.慢性前列腺炎
D.膀胱结石
E.前列腺增生
A
中老年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伴膀胱刺激症状应高度怀疑膀胱癌;
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掌上题库」App。
执考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