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颗不痛的肾结石,也不能掉以轻心

患者张先生,今年4岁,是一位普通职员,平时喜欢运动后跟朋友吃饭,一口啤酒一口肉,生活相当的惬意。在不久前的一次体检中,他被诊断出双肾有重度积水的症状,是因为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及左肾多发结石梗阻所导致的。

在与家人商量后,医院,入院后第二天,便进行了手术。

术后,在查看取出来的结石时,张先生自己都惊讶了,他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结石。医护人员也很惊讶,一数竟然有颗,装了一盆!

根据张先生的生活习惯,医生分析,经常喝啤酒、高脂高蛋白饮食、经常因为忙而不喝水,是导致他患肾结石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我们吃的是食物,

到了身体里却变成了结石?

肾结石,也就是肾脏里长了“石头”,肾脏相当于人体的过滤器,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经肾脏过滤后进入尿液,如果代谢废物,如草酸钙过多,就会在肾小盏、肾大盏以及肾盂这些集合系统中析出形成结晶,并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一般有三种原因:01——久坐不动喝水少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需要久坐的人,水喝少了尿液得不到稀释,浓度增高的尿液结晶沉积,就容易形成结石。0——患上某些疾病尿路梗阻和感染也是诱发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常见的有尿路梗阻、先天性的尿路畸形和老年性的前列腺增生等。另外,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甲亢、皮质醇增多和长期卧床等也会导致结石。03——这四类药物也可引发结石

结石的形成除了与生活方式有关,有些药物也容易导致结石的发生,长期使用需谨慎。

抗生素:服某些抗生素期间补钙,易引起结石。如头孢曲松的代谢物与体内钙离子结合形成晶体,长期服用会在胆囊和肾小管沉积,部分人可能出现结石;甲硝唑与钙离子结合会生成不溶性沉淀,增大结石风险。此外,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在尿中溶解度低,如果同时吃酸性食物、药物,可能形成结晶,增大结石风险。

抗炎药:长期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消炎痛)可能形成结晶,增大胆结石风险。

避孕药:避孕药的主要成分雌激素会影响肝胆功能,使胆汁合成减少,胆固醇分泌增多,影响胆囊的收缩和排泄功能。如果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胆汁淤积,增大胆结石风险。

大山楂丸等消食药:大山楂丸等消食药含山楂,它含单宁酸较多,与胃酸作用易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引起胃结石。建议服这些药时多喝水,帮助代谢产物排泄。服药半年以上者,每半年定期做胆囊、肾脏和胃部B超。有结石病史者用药前应和医生沟通。

不是所有肾结石都会让你痛不欲生

肾结石最明显的症状:疼痛、血尿。除此之外,还伴随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但是和张先生一样的无症状肾结石病人也有很多,以为不痛就可以不用治疗。其实并不是这样,事实上,肾结石痛不痛主要取决于结石的大小、有无梗阻以及继发性感染。当肾结石疼痛发作时,主要是由于较小的结石活动范围大,进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输尿管时,为了促使结石排出,输尿管会发生剧烈蠕动,便出现绞痛。随着阻塞的延长,输尿管因积水而扩张,疼痛即会逐渐地缓解。但患上肾结石却不痛,很容易导致患者误以为结石好了而延误就医的最好时机,从而加重病情,因为结石阻塞而致使肾脏完全损坏。

多喝水可以避免肾结石

但不是所有的肾结石都可以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稀释尿液,能加快尿液的排出,把在肾脏中沉淀、积聚的钙质以及杂物排出体外,不致于形成结石,并且能减慢结石变大的速度,因此对肾结石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大量饮水也可以帮助小结石在下移的过程中顺利排出。并不是所有结石都能自己排出去。现在一般认为,5毫米左右的结石,在合理多运动加上多喝水的情况下,有自发排出的可能性。但大的结石(超过5、6毫米甚至到1厘米左右),理论上是很难自然排出去的,因为正常输尿管的内径就只有~3毫米。当结石直径超过1cm时,结石基本不可能通过输尿管、尿道自行排出。大结石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嵌顿于狭窄处,造成梗阻。如果多喝水,便会对泌尿系统造成较大的压力,甚至引起肾积水。此外,有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和尿路梗阻的人,尤其不能采用"喝水排石"的方法。如果这些肾结石患者盲目多喝水,只会加剧肾积水的程度,恶化病情,增加治疗的难度。

发现泌尿系结石应及时就诊,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肾积水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定期复查,发现复发早期干预。

建议有结石的,半年复查1次;没有结石的,每年常规体检1次。一般可以做一下B超、小便常规化验,有需要再进一步做其他检查。

▼推荐阅读▼关于泌尿感染,您可以了解得更多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我该拿你怎么办?!为何有些慢性肾病患者“无症状”?答案并非如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hrw.net/jsyx/1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