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脊柱微创手术的成熟和风行,一定程度上帮助普通病患缓解了对于脊柱手术治疗的恐惧和焦虑。
当脊柱外科大夫告诉病患:“你的病很严重,得手术,好在可以微创做。”病患的心情大概是先抑后扬的-“乖乖!好在是微创!”
反过来,病患袪生生地问:“大夫,我的手术能微创不?”回答:“不行!得拉口子!”病患心里的台词应该是:“靠!还能好好聊天不?!说话这么让人不爱听!拉口儿做?!伤多大得!做完是不是得躺床上半年呀!XX做完现在还瘫着呢!医院走!”
那么,那个招人烦的大夫为什么说不到病患心上呢?微创不是更好吗?难道不是微创优先吗?
这个问题嘛,既是也不是。得!等于没说!
作为一个正规、大型、医院骨科的~~~(咳咳,调起高了)作为一个实在人,我还是得说,这个问题得慢慢说起......
几十年前脊柱外科还不是骨科医生专业方向的优先选择。感谢前辈的开拓贡献,以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为代表的系列技术革新,让当今脊柱外科可以近乎完美地实现如下战略目标:减压、矫形、固定、融合,这才成就了脊柱外科今天在骨科界的霸主地位。
老实讲,脊柱外科几乎涵盖了脊柱疾病的全部领域。各种历尽时间考验并日臻完善的经典开放手术方式(开放手术,俗称“拉口子”),在达到治疗目标的同时,对病患造成的损害基本上都是影响不大或者可逆的,甚至可以忽略的。
可是,富有责任心使命感的脊柱科医生,眼看着普通外科大夫用腹腔镜,妇科大夫用宫腔镜做微创手术,心里急啊!这相形之下,显得脊柱科大夫多么地不上进,不心疼病患。虽然说人家普外、妇科有天赐的天然腔隙——腹膜腔、子宫腔,我们勇敢聪明的脊柱大夫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感谢上天,好在脊柱也不全是铁板一块。椎间孔、肌间隙、腹膜后间隙~~~难为脊柱大夫了,硬是在X线、CT等技术手段的辅助下,钻头觅缝地找到了或者说创造了上面说的这些间隙,又靠显微也罢,腔镜也罢,在这些罅隙里看清了想看的解剖结构,又为难着自己“袖里弄乾坤”“手掌里翻跟斗”,又要减压、又要固定、又要融合?让我喘口气吧。这份作难劲儿,普外、妇科大夫也怕比不了吧。有个专业术语用来形容——学习曲线!学习曲线嘛意思?就是不学不会,学了也不一定会,好好学可能会。
这么难,为嘛还要搞微创?费劲受累不要紧嘛,只要最终病患效果更好就好嘛!同志们,这句话是真的!另外,私心讲,咱们这么上进优秀的团队,有这样的好技术,我们却不会?!以后在业界江湖行走,怎么跟人打招呼?!就是基于这样的担当和信念,我们才越做越顺,越做越熟,目前脊柱微创的主流技术,才能很好地掌握。
那啰啰嗦嗦说半天,和主题有毛线关系?
是这样,上面说完,关于选择的答案就有了。
各位注意,上面是费了些话来定义脊柱微创的。上述正是当前骨科学界认可的主流微创认识。这有助于我们鉴别现在良莠不齐医疗市场上的一些伪“微创”。那些伪“微创”一来形式有别,第二违背了手术治疗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精神:能保守的不手术;手术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手术为了病患更好;手术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曾经见过一些迁就迎合甚至忽悠病患的所谓“微创”,最后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令人痛心的损伤。
那么真微创和开放拉口子手术之间怎么选?还是遵循上一段的基本手术原则。当微创和开放拉口子效果一样时,肯定优先选微创,理由好理解,口子小,创伤小,恢复快嘛。但是我要遗憾地通知您,并不是所有的脊柱手术都适用于微创。全微创脊柱手术,臣妾做不到啊。由于脊柱解剖的特殊性,在相当一部分领域,特别是在脊柱侧弯、肿瘤、严重退变等,安全有效还是得看开放拉口子。话说回来,一个训练有素的脊柱科大夫干净利落、谨慎小心地做开放手术,显然比勉强艰涩、拖泥带水的“微创”手术,创伤更小。毕竟口子小不等于创伤小。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判断是微创开放均可还是只能开放?
第一,要选择一个同时掌握微创、开放两种兵器的成熟科室。因为足够专业,明了其中的区分取舍之道;第二,第二有点说不出口,微创做得足够多,不会因为非技术的原因推荐病患选微创。
科普:骨二科张廷
编辑排版:宣传部傅媛馨
往期精彩回顾
医院文化研究中心在西安交大二附院成立
防暑降温,不能只做“吃瓜群众”!
爱自己,从脊柱开始!
传染性软疣是个什么“鬼”?
没有不洁性生活史,下面哪来的“肉尖尖”!
强直性脊柱炎的那些事~~~
肿瘤防治应该“量体裁衣”,医院进行肿瘤遗传咨询?
西安交大二附院
大义大医为生命之光
仁心仁术尚德尚医
求实奉献开拓创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