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控制是发作期治疗措施之一,也是平时保持胆汁排泄通畅,减少急性发作的重要手段。所以许多在药房购买药品的慢性胆囊炎患者都会问药师:“平时的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但得到的回答常常是简单的四个字:饮食清淡。
那么,饮食清淡应该是怎么的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胆囊炎。
胆囊炎是怎么发生的?胆囊是一个囊状结构,主要功能就是贮存胆汁,而胆汁的主要作用是消化脂肪。当有食物,尤其是油腻食物刺激的时候,胆囊就会收缩,排出胆汁以消化食物。
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胆囊结石长期存在,均可导致胆囊功能异常,引起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又分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两种,其中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比较多见。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如果胆囊收缩功能异常,容易导致胆汁排出不畅形成结石。胆囊结石的存在,会加重胆汁排出不畅。胆囊里的胆汁越积越多,胆囊的压力随之越来越大,加上结石对胆囊壁的反复摩擦,胆囊壁就会出现炎症。
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正常胆汁里是没有细菌的,当胆囊梗阻、胆汁排出不畅时,肠道里的细菌就可能进入到胆囊,引起胆囊发炎。如果胆囊内压力剧增或细菌大量繁殖,就会引起急性胆囊炎发作。
此外,胆囊缺血、饮食不当也会引起胆囊功能异常,诱发慢性胆囊炎出现。
不吃脂肪,就好了吗?了解胆囊炎的发病原因后,有些患者就理解成:吃脂肪=排胆汁=诱发胆囊炎发作,因此就会吃类似清水煮白菜这些无脂饮食。
其实这是不对的!虽然高脂饮食会明显刺激胆囊收缩加重腹痛,但平时适量进食脂肪不会诱发或加重胆囊炎。相反,适量的脂肪摄入会刺激胆囊正常的收缩,使胆囊内的胆汁及时排空,减少胆汁瘀积,避免形成胆结石、加重胆囊炎。
此外,脂肪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缺少脂肪的摄入,会逐渐出现乏力、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凝血功能异常等表现。
如果慢性胆囊炎患者因饮食不当、劳累、细菌感染等原因,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出现明显腹痛、发热甚至皮肤变黄等症状,医院进行治疗。
常见饮食问题1、什么食物要少吃?
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蛋黄、蟹黄、动物内脏等。
辛辣或刺激性食物及调味料,如辣椒、花椒、芥末、咖喱等。
油炸、膨化食品等。
酒、浓茶和咖啡等。
2、鸡蛋、牛奶、瘦肉可以吃吗?
一个鸡蛋中大概有7g蛋白质,一盒mL牛奶大概有7.5g蛋白质,一两瘦肉大概有5g左右的蛋白质。按照慢性胆囊炎要求每天蛋白质供应量为80~g来看,其实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可以比正常人摄入更多的蛋白质。
但要注意,大米、面粉这些日常食物中也含有蛋白质,所以,胆囊炎病人也不能拼命补充蛋白质,增加肠胃负担。
然而,鸡蛋中还有一个问题:胆固醇。一个鸡蛋中大概含胆固醇mg,而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mg以下,因此,每天一个鸡蛋的摄入量对于大多数人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吃了一个鸡蛋,就会引起腹痛,那么还是建议少吃为好。
3、炒菜可以放油吗?
平时我们用的植物油,油比水轻,所以1mL植物油也就含脂肪0.9~1g。慢性胆囊炎患者每天脂肪摄入量控制在40~50g,因此,胆囊炎不吃油是错误的!
炒菜可以放油,但要注意要少放一些,而且要注意平均分配至三餐,避免单次摄入过多的脂肪,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
慢性胆囊炎患者的饮食建议然而,如果日常清淡的饮食还是控制不了病程的发展,家中还可以常备“万年青牌”胆石通胶囊,让它们保护你的胆囊健康。
(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腹痛?小心胆囊炎!你应该注意这些......★一图读懂胆囊结石,简单实用!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胆囊炎?不知道你会很危险!
广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