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多语文成绩就好吗老师不好说,不妨先问

北京好湿疹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620/9083902.html

家长:“老师,怎么才能学好语文?”

老师:“多读书!”

这段对话够不够经典?几乎每个向老师请教怎么才能学好语文的学生和家长都收到过“多读书”这个答案。

昨天有位家长朋友发信息问我:“我家孩子从小读了很多书,可是现在语文成绩并不是很好。读书多真的就能学好语文吗?我有点疑惑了……”

我回复她道:“就阅读与语文成绩的关系来说,它主要有这些好处:读书一是培养语感,二是提升阅读速度,三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要想语文成绩好大量阅读少不了,但是并不是阅读量大语文成绩就一定好。读书多语文成绩就好吗?老师:不好说,不妨先问自己3个问题……

1、是真读书,还是假读书?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足见读书对于做学问的巨大作用。可是读书万卷之后,能不能有长足长进还跟很多东西有关系。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由量变引起质变的事情。

就一个学生来说,如果你觉得自己读书很多但语文成绩却很平平,你可能首先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真读书还是假读书?

前几年朋友圈流行晒努力,这两年朋友圈流行晒养生与读书。就连在校学生也开始晒了,什么21天读书打卡计划、36天读书打卡计划、天读书打卡计划……让人眼花缭乱。打卡的你们,是真的读书了吗?如果读了那真是极好的,我真的希望所有的人都在真读书。

前天我和先生带两孩子去吃烤鱼。烤鱼店装修古朴环境优雅,座位旁还摆放着一排排书。旁边一桌也是一家四口,老大大概十五六岁,老二大概有八九岁,两个孩子声音洪亮有说有笑倒也挺热闹。

忽然,老二惊呼:“糟糕了,我今天还没拍照呢,老师说9点前要发照片!”只见孩子爸不慌不忙地从架子上拿下一本书递给孩子。孩子把面前的碗筷挪开,接过书,打开,摆好姿势。爸爸拿起手机“咔咔”拍了下来。一家人又继续吃饭,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老师布置读书打卡的任务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比如我也会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只不过不是朋友圈打卡,而是写读书笔记。我教的是高中,高中语文学习需要积累素材,特别是作文素材。积累素材靠打卡肯定不行,最好整理成册,所以我要求学生们做读书笔记。

不管是阅读打卡还是写读书笔记,老师都是希望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真读书……用摆拍的照片来完成阅读打卡的任务,实在是自欺欺人,是假读书……

高中教材里有个名篇,是曹禺的话剧《雷雨》,对《雷雨》主角周朴园的解读有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周朴园是一个坏到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是坏人的坏人。习惯成自然,做坏人做久了就习以为常不觉得自己恶了。同样的,假读书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就不觉得自己在作假了。

荀子《劝学篇》有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们也是时候反思一下自己了:关于读书,我是认真的吗?我是真的读了呢还是只是假装读了来安慰一下自己呢?

2、是持之以恒,还是三分钟热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少成多的道理谁都懂,熟能生巧的故事咱们小时候就学过,稍微想一想就会明白,阅读对于语文成绩的促进绝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一届我带的两个班级正好一个文一个理,文科班学生语文成绩大多数都不错,不大操心。理科班的语文成绩就比较有意思了,好的特别好,差的甚至不及格。而且呈现出一个共同点:越是总成绩突出的学生,语文成绩越好,可谓锦上添花。

不过有一个学生例外,就是理科班的语文课代表……他其它学科都很拔尖唯独语文拖后腿,班主任有意让他做课代表想激励他学好语文。做了课代表后和我接触更多了,我为他量身打造了一套学习方案。半个月下来语文就有了点起色,分数虽然没有大涨但是状态明显上来了。可是期末考试时语文仍然只考了90几分。

我找他谈话,他很不好意思地说:“我错了,我就坚持了半个月……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下一次我一定坚持下去!”

下一次是哪一次?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只怕又要成蹉跎了……这世上很少有什么事情可以立竿见影,读书也一样。你不能持之以恒,就不要埋怨自己收获无多。

3、是真的读明白了,还是囫囵吞枣?

有个成语故事叫邯郸学步,不知道朋友们还记不记得?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秋水》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以上是原文,翻译一下意思就是说: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姿态很好看,就跑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反而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大概是届我教过的一个学生,特别爱读书,尤其爱读李煜的诗、纳兰性德的词、徐志摩的抒情散文……总之是那种多愁善感缠绵悱恻的文学作品。他也爱写作文,每次考试作文格子都不够他写,还得附上一张草稿纸。然而不论是哪个语文老师阅卷都只给他36分左右(我们学校平时也是网上阅卷),包括我自己。高考时语文考的也不大好。

这个孩子其实真的读过很多书,但是他就跟庄子所写的那个燕国少年一样,想学又没学到精髓反而忘了高考作文到底该怎么写?这就是一种囫囵吞枣式的阅读,既不能学以致用又不屑于学习老师教的应试保分技巧。

这种读书法不但无法提高成绩,还会拖后腿,莫如不读!

如果撇开学习撇开高考来说,读书就是读书,是一件很有情怀的事情,本不是为了分数。可是谁能改变环境?不能,人只能适应环境。高考这个关我们都得过,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话题:大量阅读到底能不能提高语文成绩?

请大家问一问自己以上3个问题,让咱们先过了高考这个关。往后余生,读书再与考试无关,再不用想太多,只关乎情怀无关于分数……

这里是七公子说教育,关于孩子的教育您有什么困惑或者建议吗?欢迎探讨与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hrw.net/yfzl/14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