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好基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中国铁塔区域

南京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yy/210904/9404191.html
                            

脚下的沟壑走多了,心中的信念才会愈发闪亮!

防汛的关键是在“防”上下功夫,吴雪刚是这样认为的。尽管未来可能会有新的困难等待解决,但他早已做好了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只要我在职一天,就一定保证好东西湖区基站设施运行的安全与稳定,这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一个武汉铁塔人的承诺,是我对东西湖人民的承诺,更是我对人生价值的承诺!”

东西湖历年都是防汛部署重镇,今年亦然。防汛对中国铁塔武汉分公司区域经理吴雪刚来说,是按部就班的工作之一,但也是创新实践的挑战。正式复工后,按照公司运维工作整体部署,吴雪刚组织区域人员,4月中旬便开始着手安排隐患站点全面排查。

“这项工作每年都做,但今年预测水情形势严重,我们特别重视,特别是往年易遭水淹的抢险站点,我们都进行了全面排查。这是防大汛的基础工作。”吴雪刚认真地说。

充分准备积极应对

4月底,东西湖区域全量排查出55个隐患站点,其中有往年水淹历史的重大隐患站点8个。为了彻底解决隐患,经市公司运维部现场核查后,全部纳入了5月专项整治工作之中。

作为防汛党员第一突击队队员,吴雪刚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任务。在市公司运维部的指导下,吴雪刚将整改隐患进行了分门别类。基站现场,针对地势较高选址,新建承台高于地面不小于30CM的情况,划入户外一体化基站地势较低整治方案,通过MINI仓整合机柜内设备;针对户外机房地势较低的情况,则通过在机房门内定制挡水墙,抬高机房进门口门槛方式解决;针对户外机房地势低洼的情况,纳入市公司专项整治计划,按照现场实际设计整治方案,安排专业队伍整治。

除此之外,吴雪刚组织东西湖区域人员积极与运营商合作,开展联合防汛演练,及时总结问题和经验,完善了各岗位职责,保障了抢修小组分工,并在市公司支持下进一步补充了防护物资和防汛抢修工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入梅后,检验的时刻到了。

挖沟导流保“南湖大队”基站

7月6日,暴雨。吴雪刚将区域人员迅速组成3支防汛保障小组,按照重要、一般、江河站点分类,进行隐患站点巡查并处理基站隐患。

7月7日,防汛保障小组排查基站时,发现南湖大队基站机房院子进水,严重威胁基站设备。接到报告后,吴雪刚一边前往现场,一边积极向市公司运维部汇报情况。

南湖大队基站位于南湖大队村,属于村郊基站。经过仔细查看,吴雪刚发现,基站侧面已经形成一大片渍水,进门口淤泥阻道,周边荒芜待开发,无水渠水沟,院落进水已有20公分高,主因在地势低洼引起的内涝。“必须要把积水排出去!”吴雪刚自言自语。可是要往哪里排?怎么排?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很快,运维部桂咏新到达了现场。了解情况后,两人组织人员在周边1公里范围内巡视起来。“要找到有明显的排水口,最好有水塘这样的接入口才行。或者是把积水引致低洼处,可以迅速排水。”桂咏新在现场叮嘱大家。

脚下黄泥飞,身侧雨横行。吴雪刚带领维护人员穿梭在泥泞的大雨中,尽管穿着雨靴打着雨伞,他们仍然满身黄泥,衣裳湿透。查找水沟,勘测路线,测试土壤水位。人多力量大,不一会,维护人员在基站不远处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一条排水渠。从基站院落侧面引沟,可以缩短挖沟距离。但侧面渍水面积大,水位深,安排发电机排水,排水速度可能不及暴雨的填水速度。从基站院落进门口引沟,距离增长,挖沟难度增大。在运维部桂咏新的支持下,吴雪刚决定引入大型机械进场,协助清淤疏浚。

方案确定后,几经周折,吴雪刚终于找到了附近一个挖掘机到场。不到半小时,一条长长的排涝通道建好了。流水翻涌奔腾,很快基站渍水得到了清除,避免了设备涉水断电的故障。

地埋水管“根治”翠岭小区

南湖大队的问题解决后,吴雪刚又赶到了翠岭小区。原来,7月6日,防汛保障小组排查发现基站3家存量运营商机房全部渍水。

翠岭小区位于金银湖别墅区旁边,是别墅区出水必经之地,由于地势低洼,周边小区积水倒灌。往年,翠岭小区一直是抢险排涝重地。

今年,为了预防隐患,吴雪刚组织开展的联合防汛演练,场地也布置在翠岭小区。紧急情况下,吴雪刚迅速启动预案——安排保障抢修小组现场发电抽水,同时联系土建施工单位快速增援发电机抽水,确保基站设备不受水浸损坏,确保通信不再发生中断。

到达现场后,吴雪刚和桂咏新惊喜地发现,基站附近50余米处,有一处污水井,这是近年来武汉市政建设的成绩。利用污水井,采用地埋水管导流方式,可以彻底排除隐患。他们决定在三个机房中间挖掘两个排水井,通过排水井将积水引流到市政污水井。方案确定后,吴雪刚又忙了起来。

小区动工埋水管,这是园林单位管辖范围;污水井周边引流,这又属于城市建设,归属城管局备案……跑完东家跑西家,一件件安排妥当后,吴雪刚又开始安排物资采购,人员到场施工。事无巨细,样样操心。

三个机房的地势较低,排水井管道布局不能平铺,只能斜插向下,深度最深1米,最浅60-70公分。吴雪刚介绍道,只有这样,渍水才能顺利从地势低处排出。

7月6日组织机电排水,水未排出,大暴雨接踵而至,施工暂停;下午雨停,吴雪刚又组织机电开工排水。停停,排排,排排又停停,隐患始终不能及时解决。

7日到8日,天空像破了一道口子,暴雨一刻不停,积水越来越深,40公分的积水没过了膝盖,机房内已经填上了五六层沙袋。这样下去,三个机房都要尽快拆除才行。吴雪刚心里装着事情,整晚整晚睡不着。

9日雨逐渐变小,吴雪刚喜出望外,又从其他项目上调剂了一台电机排水。10日,雨终于不再下了,翠岭小区渍水也全部清除完毕。吴雪刚一大早赶到现场,在基站机房周边环绕了几周,用脚丈量,试了试土壤的含水量——软硬适中,适合开工。

“天气预报说暴雨一波接着一波,我们必须得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所有的施工。”当天,吴雪刚向市公司汇报完现场情况后,火速组织人员挖土开工。翠岭小区基站周边枝繁叶茂,大型器械无法进场,排水管道挖掘和填埋,只能依靠人工。

下雨无法施工,天晴赶时间施工。面对超98年的汛情预报,武汉市各区域防汛压力骤增。“几个基站项目同时施工,人手不够。更何况我这里全靠人工挖沟,又脏又累又苦,年轻人都没几个愿意来。”作为老党员,吴雪刚只好带着4个老同志,卷起裤腿,拿起铁锹,一锹一锹地踩下去。雨后的天气甚是清凉,但几个老同志却满头大汗,衣裳湿透,汗水顺着衣服滴落到了泥土里,老同志们索性脱了外衣,露出背心继续干。

沟挖好了,开始铺管道。引水管PE材质,直径30公分,一共8根,长56米,总重量达公斤。把这些水管全部移到挖好的水沟中,对于仅有的几名老同志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用手抱,用肩抗,用腿抬,用木棍撬,大家伙齐心协力,一根水管一根水管地运到了水沟中。

接下来是拼接管道,转弯接头。密封圈、橡胶圈,一道缠绕一道,很快管道拼接完成了。吴雪刚又逐一检查了连接处和角度调整位置,确保无误后,才准备对管道进行填埋和封闭。吴雪刚说,这是一个长期工程,每一个细节都尤为重要,稍有不慎,返工更会费财耗力。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翠岭小区的隐患彻底根除了。吴雪刚满脸笑容,得意地说:“暴雨再大,也不担心了!”运营商了解情况后,纷纷对吴雪刚伸出了大拇指,多年水淹中断通信的历史,终于可以一去不复返了。看到运营商的赞许,吴雪刚这才想起,为了在下雨前完工,一天的时间里,老同志们都没顾得上吃口饭喝口水……

加装MINI仓改造“府河桥”

东西湖府河桥基站,地处河堤外,一直是多年水淹站。5月初,吴雪刚带领区域维护团队,已经用抬高挡水墙的方式对隐患进行了预防。7月12日中午,防汛保障小组在正常巡查府河桥站时,发现府河水面已上涨到机房门口,且河水涨速较快。

府河桥站是防汛重保站,上面挂载有移动物联网,电信3G、4G,政务网等8套设备,同时该站还承担了防汛大堤数公里范围内通信保障工作。一旦府河桥基站受损,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其他基站巡视的吴雪刚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通知市公司运维部,并马不停蹄赶往府河桥。通往府河桥基站的小路已经淹没在了河水里,吴雪刚穿着水靴,淌着没过小腿的河水,一步一步走到了基站机房查看。好在,机房内并没有渍水,但防水墙再抬高,后期巡查修护就无法进行了。

通信不能断,设备不能停。“府河桥”是个单站,附近无其他可以更替的站点。“要是能挪到其他地方就好了。”吴雪刚与市公司运维部桂咏新协商道。“其他地方?还有比这个房顶更好的地方吗?”桂咏新指了指机房上面,一语惊醒梦中人。两人一拍即合,机房房顶加装MINI仓,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吴雪刚迅速通知移动、电信公司,并组织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将8套系统进行拆、移,并重新安装到新的迷你仓机柜。5个小时不到,接电开通,基站业务全线恢复,为防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保障。

“东西湖区域防汛隐患排查起步较早,一般隐患站点都提前做好了防汛基础工作。在修正了应急预案后,我们对于防汛重保站点都能有效快速采取应急处理。”截至目前,吴雪刚带领的东西湖区域,基站设备水淹故障零发生,区域内基站全部正常运营。

对于防汛抢险,吴雪刚认为这不是什么艰难险阻,不过是他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防汛排涝工作中的一项而已。作为一名老党员,他说:“多操操心,跑跑腿,费费口舌,专心致志地把辖区内的基站保护好就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原标题:《保护好基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中国铁塔区域经理吴雪刚的防汛承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hrw.net/yfzl/1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