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22个顽固积水点疏通360公里雨水

    

7月21日,上海漫长的梅雨季终于过去。往年,每到汛期,小区内涝、道路积水是松江居民反映最多的民生问题。而今年的“暴力梅”期间,类似这样的“民意”却鲜少听闻。

原来,今年,松江区水务局联合区房管局、区交通委等委办局和各街镇积极行动,赶在主汛期前,因地施策,推进了新上海弄里人家、白洋小区等10个小区,以及兆达路、西张泾路等12条道路积水点改造项目,让周边居民在这个梅雨季免受积水困扰。

因地制宜击破社区顽固积水点

“今年终于不怕打雷了!”五丰苑居民陈富荣欣慰地告诉记者。不是他胆子小,而是往年每到6、7月,一旦下起暴雨,陈富荣便要马上转移自己的电瓶车,哪怕是半夜响雷,也要赶紧起来挪车,以至于他一听雷响就紧张。

位于荣乐路玉树路口的五丰苑紧挨着沈泾塘河,小区建设地标低于荣乐西路市政地标60厘米,排水口位置约低了30厘米,这使得小区易倒灌、易积水,而由于原始设计不合理和施工不当,导致小区排水管道不通畅,集水井起不到作用,管道负荷太大,使得积水问题“雪上加霜”。一到汛期,地下非机动车库最深能有80厘米的积水。

五丰苑小区内景姜辉辉/摄

陈富荣还记得,年的一场暴雨下了一夜后,小区里就积起了约莫膝盖高的水,自己的电瓶车也在那一天泡了汤,小区的积水足足三天才排干。此后,年、年,多次积水给五丰苑居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实际上,从年暴露出问题开始,五丰苑的排水改造工程就在陆陆续续进行中,而年的再次严重积水,让小区“三驾马车”下定决心啃下这根“陈年硬骨头”。

五丰苑小区地下车库姜辉辉/摄

年,物业和小区开发商对小区排水设施系统及管道进行改造,还针对地下车库和低洼停车处增加两个自动抽水泵和一个蓄水池。然而,正当居民以为可以告别积水时,去年的“利奇马”又当头浇下了一盆“冷水”。这场大积水让居委会和物业都意识到,光提升小区排水能力没有用,要“疏堵结合”才能解决积水。

五丰苑小区排水设施姜辉辉/摄

年7月,小区分别在荣乐路和玉树路口加装了两个闸门井,雨天将闸门井关闭,即可防止积水倒灌。11月,两台11千瓦排污泵加装完成,小区积水可以通过nd排水管直通沈泾塘排水井,一个泵一小时可排出吨水。遇到强降雨时节,小区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抽水泵全部开启运作,把小区积水问题严格控制在最小化。

五丰苑小区年积水

这个梅雨季,这些切实的举措经受住了考验。6月初,天气预报让陈富荣忐忑不已,想着必定“难逃一劫”,没想到,居然“平平安安”度过了黄梅季。“电瓶车白挪了!”陈富荣高兴地说。

和陈富荣同样高兴的还有家住荣乐五村的金兴德。原来,荣乐小区北大门围墙两侧普遍地势低洼,而随着荣乐中路地下管网等建设相继开展,使得马路与小区水位的差距不断拉高,最大可达七八十厘米。一遇暴雨天气,小区就会形成严重内涝。

金兴德与小区物业讨论排水问题姜辉辉/摄

往年,为了排出小区积水,物业不得不架设临时水泵朝荣乐路排水,造成荣乐路非机动车道积水,带来交通安全隐患。今年,通过改造荣乐五村19号北侧集水井——安装自动化给排水开关,将水泵容量增加到5.5千瓦,将原先的手动模式调整为现在的自动模式,使得排放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地下车库里还有一个小泵,一下雨物业就来帮我们开,今年黄梅天基本没有积水,算是通过了一次大测验。”陈富荣说,排水系统若是能通过今年台风天的考验,以后小区居民下雨天就真的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原先小区积水通过这个临时排水口排到荣乐路姜辉辉/摄

据介绍,预估到今年汛期的形势不容乐观,风、暴、潮、洪“碰头”的可能性很高,早在汛期到来之前,区水务部门、房管局和各街镇便提前落实防汛工作部署,抓住相关社区防汛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防台检查和整改,做到“发现—跟踪—整改—销项”闭环管理,坚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完成了17个易积水小区相关设施整改工作。

荣乐小区物业经理切换管道阀门姜辉辉/摄

“大手术”+“小修补”疏通城市“毛细血管”

所谓“一丈不通,万丈破功”,连接一个个小区的是道路,道路排水管网是城市“毛细血管”,要解决小区内涝问题,逐个击破积水点还不够,排水线路的通畅亦是关键。

“汛期到来前,我们把全区的管道全都疏通了一遍。”区供排水所副所长吴笛告诉记者。为确保管道排水通畅,6月1日前,全区公里的雨水管道已全部完成疏通,针对在养护过程中发现的损坏点,区供排水公司也及时进行了维修。截至7月,已完成维修改造管道米、雨水口座。

排水管道疏通现场张哲伦/摄

“今年梅雨季,我们本来还很担心的,结果这里一点积水都没有,我们员工都很开心。”陆先生在泗泾工业区一家电子厂上班,去年汛期,工厂所在的望东南路积水最深处达30厘米,雨水倒灌进厂房,对员工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去年10月,泗泾镇在区水务部门的指导下,针对这条道路及沿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排水系统改造,启用新型雨水井,新增单独排水泵。今年5月完工后,不仅提升了道路的排水能力,还让道路两边的人行道变得更加美观。

望东南路年积水画面

改造后的望东南路

前不久刚刚完成改造的九亭镇易富路(盛龙路-北泖泾)此前沥青面层破损严重、窨井损坏,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雨水管接口错位、脱节,每逢暴雨,道路成“河”,路人需蹚水而过。经过区水务部门对雨水总管损坏、错位、脱节位置维修,对损坏严重的路面中修,并更换雨水连管,易富路焕然一新,在今年的超长梅雨季中没有积水,赢得周边居民的交口称赞。

排水管道疏通现场张哲伦/摄

“我们愿意多花一点精力,先行改造局部来缓解积水问题。”永丰街道发展办工作人员介绍。永丰街道地处老城区,网管排水能力相对落后,每到汛期,辖区内部分道路、区域极易出现大面积积水。年初,小区雨污水管道改造工程、仓汇路整体改造工程被列为街道年实事工程项目。为确保赶在汛期前完工,在进行系统改造“大手术”的同时,街道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小微工程”先改造局部积水问题。终于,在今年第一阵汛期来临前,兴仓路与仓汇路连通管微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改造后,兴仓路雨水收集短距离直排至市河,使得兴仓路暴雨积水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改造后的排水口张哲伦/摄

积水点改造不会一劳永逸,类似这样的“小改造”还在持续进行中。在7月初区融媒体中心民生访谈直播节目中,家住中山街道信达蓝爵小区的居民反映家门口道路因连降大雨产生积水,三天后,中山街道商务区管委会便牵头对排水管道进行了“微改造”,解决了黄渡浜街的积水问题。

信达蓝爵积水点微改造

科学布站加固堤坝,筑牢城市防汛网

“防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雨水通过管道到泵站是一个系统,经由泵站再到圩区是一个系统,从圩区到主干河道又是一个系统,主干河道到黄浦江沿线也是一个系统。”近几年,区水务局持续巩固“江堤防洪、区域除涝、城镇排水”三道防线。

在“江堤防洪”方面,年,62公里西部地区流域泄洪通道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及沿线46座泵闸主体工程完成建设,使松江境内近公里一线堤防全面实现“五十年一遇”设防标准,可有效抵御高潮位和上游洪水。

油墩港节制阀姜辉辉/摄

在“区域除涝”方面,近年来,全区共新(翻)建农村圩区泵闸80座,全区排涝流量达.91立方米/秒,排涝模数达每平方公里2.24立方米/秒,农村地区基本达“十五至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

在“城镇排水”方面,区水务部门累计开展隐患整治、积水点改造共计项,新建人民南路雨水泵站,持续疏通雨水管网,并结合道路新建、翻修等工程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排水能力,使城区排水标准从“一年一遇”逐步提高到“三年一遇”。

油墩港节制阀检修姜辉辉/摄

目前,松江已经形成了一张属于自己的“防汛网”,如何让这张“防汛网”科学可持续性运行,需要的是常态化的养护和动态化的监管。今年5月起,区水务部门每月对各街镇、经开区进行评分,在落实管道养护属地主体责任的同时,将所属养护单位一并纳入连带考核。在每个季度开展的排水设施管理工作例会上,区水务局邀街镇、经开区的相关负责人及养护单位一起座谈,通报分析养护情况的同时,还分享养护心得,积极探讨养护中碰到的一些堵点、淤点,形成了区级监管、属地实施、养护部门执行的“三驾马车”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常态化养护工作的进行。

黄浦江堤坝姜辉辉/摄

据市排水处的统计数据,自年起,松江区排水管道设施养护考评从年底的全市倒数第三跃升至全市前三且均处于优秀水平。

超长梅雨季带来的排水“测验”已经通过,但汛期还没结束,考验还在继续。“我们将继续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防汛工作机制,持续强化防汛责任落实,滚动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落实‘一网统管’与防汛工作联勤联动,提前做好内河水位预降、人员转移、农作物抢种抢收等工作,主动化解可能出现的突发汛情、险情,继续实行应急、水务、农委、建管、交通、公安、房管、绿化、电力、消防、驻松部队等部门应对重大汛情的联合值班、快速处置工作机制。”区水务局负责人说。

南湾港防汛堤坝姜辉辉/摄

■文夏怡然陈菲茜■图姜辉辉张哲伦

■栏目责编许萍

■栏目主编周样波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hrw.net/yfzl/13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