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口中自觉有甜味的病症。
2.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糖尿病患者。
3.病位在脾胃。
1.概述
疾病定义:口甜是一种以口中自觉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症[1]。
西医相关疾病:口甜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糖尿病等[2]。
主要症状/表现:口中自觉有甜味。
发病特点:多见于中老年人以及患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糖尿病的人群。
中医病因:中医认为,口甜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脾”、“胃”等脏腑的功能减弱、失调。导致口甜的原因主要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
?外感湿热
?饮食不节
?脾胃虚弱
?久病体虚[3]
主要证型:根据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中医常把口甜分为:脾胃湿热证、脾胃寒湿证、脾虚食滞证、脾胃虚弱证。
治疗方法:多采用“健脾”的方法,同时针对病因,进行辨证治疗。比如,有湿热,则清热化湿;有寒湿,则散寒祛湿;有食滞,则消食导滞等。
预后:一般而言,本病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但是,如果是糖尿病患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且不积极治疗,最终将出现多系统并发症。
2.症状
典型症状:
?口中自觉有甜味
其他症状/表现:
不同患者,由于病情不同,还可能有以下一些症状:
?口腻不爽,口干口渴
?脘腹痞满,纳差食减
?烦满身重,多食易饥
?精神困倦,形体消瘦
?小便黄浑,大便不爽
?形体虚胖,面目虚浮[3]
3.病因
中医分析
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脾虚或脾湿。
脾是负责运化水谷的器官,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消化功能。脾胃是人体的枢纽,脾可以把清气往上升,胃可以把浊气往下降,二者形成了一个上下循环,中医称此循环为“中焦斡旋”[4]。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导致这个枢纽出了问题,那就会出现“脾津上溢”的情况。从五行上讲,脾对应甜味,所以脾津也是甜味的,脾津上溢口腔就会使人感到口甜。
一般来说,口甜的原因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
?外感湿热
?饮食不节
?脾胃虚弱
?久病体虚[3]
具体的原因有哪些呢?
?外感湿热
中医认为,自然界有“风、寒、暑、火、燥、湿”六种气候,这六种气候如果侵犯人体造成了疾病,就不再是自然气候,而被称为“六淫邪气”。
湿邪犯脾,郁久化热,阻滞气机,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津不化,则上溢口腔,表现为口甜。
?饮食不节
如果吃的食物太过于肥腻、辛辣,或过度饮酒,就会影响到脾的运化功能,脾津不化,则上溢口腔,表现为口甜。
?脾胃虚弱
如果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加之暴饮暴食,导致食积难化,阻滞气机,脾津上溢,导致口甜。
?久病体虚
久病或年老都会导致全身脏腑功能的减弱,其中就包括脾胃,脾胃一虚,运化减弱,气机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脾津上溢,发为口甜。
现代医学相关疾病
口甜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糖尿病等[2]。
4.预后
一般而言,本病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但是,如果糖尿病的患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而且如果不积极治疗,拖延病情,最终将导致多系统并发症。
5.就医
中医诊断过程
中医的诊断常结合“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根据得到的信息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辨别不同的发病原因,进行证候的区分。
望诊:通常要观察患者的神态,面部、全身的皮肤有没有变化,患者是否吐涎,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质地等来判断病证的寒热和虚实。观察患者的体态是偏瘦还是肥胖,从而辅助判断其体内是否有湿邪。
闻诊:观察患者的说话状态、声音的高低强弱,呼吸声音是否低微,有没有喘促等。
问诊:询问是否有既往史、饮食生活的情况。目前的发病情况,如有哪些症状,哪里感觉不舒服,有没有疼痛,大小便的情况,情绪状态怎么样,妇女是否在经期中等。
根据口甜的特点,也会问一些口腔和饮食针对性的问题,比如口甜有没有伴有黏腻感,有没有咽干口燥,想不想喝水,食欲怎么样,饭量减少了还是增多了,有没有吃饭很多仍然很饿的情况,平时有没有嗜食肥甘厚腻和酗酒等。
切诊:切诊不仅包括了“把脉”,还包括了西医中经常说的“体格检查”。通过把脉,医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根据前面得到的信息判断患者的病情;而通过查体,医生也能更好地感受患者目前的身体状态,评估病情。通过脉象的有力与否,判断脾胃的虚实;通过脉象的滑涩,判断脾胃是否存在湿邪。
其他检查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诊断方法,也会采用一些现代医学手段,这样更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和进行治疗。
比如针对消化系疾病,可采用内镜、病理组织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手段。其中,内镜检查是消化性溃疡的确诊手段,在内镜直视下可确定溃疡的部位、大小、形态与数目,结合活检病理结果,可确定溃疡的性质及分期。对于不能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可考虑进行X线钡餐检查。针对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测血糖来确诊糖尿病;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通过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可判断胰岛功能是否减退等。
洛桥中医馆周六出诊医师介绍洛桥好大夫
luoqiaohaodaifu
刘科硕士
中医硕士,研究生师从河北省著名妇科专家李春香教授,期间曾跟随已故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著名妇科专家田淑霄教授学习,医院脾胃科进修学习,跟随著名专家李乾构教授、张声生教授学习,临床经验二十余年。擅长治疗:1.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崩漏、痛经,更年期综合症、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2.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脑梗死、中风后遗症、心律失常头晕、失眠、焦虑抑郁等;3.呼吸系统疾病: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疾病;4.脾胃肝胆疾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反流性食管炎、脂肪肝、胆囊炎等。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类骨关节炎等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洛桥中医馆出诊时间:每周三、六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