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张谷裕、李金凤
凌晨6点,予医生刚刚完成一台“腹腔内出血,宫外孕”的手术,回到值班室,正准备小憩片刻。突然,电话又响起来,是护士妹妹的声音:“来新病人了,又是腹腔内出血!”纵使一夜未眠,予医生也顿时困意全无,疾步朝病房奔去。
护士站旁边的椅子上坐着一位年轻的姑娘,除了有些焦虑,精神还好。看住院条上写的诊断:“腹腔内出血黄体破裂?”。
询问了一下病史:
患者,28岁
已婚,孕1产0
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时间为3周前。
2小时前解大便时突发右侧下腹痛,逐渐加重伴肛门坠胀,无头晕、乏力等不适。自以为是肠绞痛,就诊于急诊内科。内科医生接诊后,建议请妇科会诊。
妇科急诊医生查体:右侧下腹部压痛,阴道后穹窿触痛明显。查尿HCG(尿妊娠试验)为阴性。盆腔超声检查,提示:右侧卵巢囊肿,直径约5cm,盆腔积液最深3.0cm。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5ml不凝血。
随即收入院。
由于老公常年出差在外,陪姑娘来住院的是匆忙从家中赶来的姐姐。
待检查完毕,姐姐神秘兮兮的将予医生拉到一边,小声问——
“大夫,我是她亲姐姐,请您实话告诉我,她到底是不是宫外孕?”
“为什么这么想?”
“女人肚子里出血,不都是宫外孕吗?!电视里经常演的。”姐姐很焦虑和困惑。
予医生笑笑,说“腹腔内出血,也有好多情况!让你妹妹过来一起听一听病情吧!”
病人一般情况还好,后穹窿穿刺完毕后,腹痛反而有所减轻。于是三人坐在办公室,开启了病情沟通Question(Q)和Answer(A)模式。
我究竟得了什么病?
A1:根据你的情况,黄体破裂的可能性大。
什么是卵巢黄体囊肿?黄体囊肿又是如何破裂的呢?
A2:黄体是月经周期后半期形成的卵巢上的生理性囊肿。卵巢上的成熟卵泡排卵后,卵泡壁塌陷,泡膜内血管破裂、少许血液流入空腔内形成“血体”;之后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侵入空腔,逐渐形成“黄体”。
由于这两种细胞均含有胡萝卜素,组织外观呈黄色,因此称之为“黄体”。月经后半期,大约在月经周期的第22天左右,黄体体积达到高峰,直径一般在2~3cm;若黄体腔的体积大于3cm称为“黄体囊肿”。
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张力较大,质脆而缺乏弹性,且血管丰富,一旦外因导致破裂,极易出血。
在外力作用,如性交(较多见)、排便或妇科检查挤压等情况下均有可能发生破裂。少数情况下,黄体囊肿也会发生自发性破裂,如盆腔炎症、卵巢充血或凝血机制异常等。多数患者为外力性破裂。出血后,血液积聚于盆腹腔,刺激腹膜即可引起腹痛;积聚在子宫直肠陷窝,则产生肛门坠胀及便意增加。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黄体囊肿破裂”或“黄体破裂”。
如何诊断黄体囊肿破裂?
A3:黄体囊肿破裂常见于月经后半周期。
常见临床表现为:一侧下腹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坠胀。出血严重时,患者常有头晕、乏力,可伴有脉搏加快,血压下降。黄体囊肿破裂常用的辅助检查为B型超声,通常提示患侧卵巢增大,盆腹腔积液。结合血红蛋白下降及血及尿HCG阴性,可基本明确诊断。
需警惕特殊情况下,妊娠期的黄体破裂,HCG结果可为阳性。黄体破裂还要和急性阑尾炎、卵巢肿物蒂扭转等疾病相鉴别。
黄体囊肿破裂如何治疗?
A4:治疗手段有保守和手术两种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出血量较少,病情稳定的患者,主要为卧床休息和止血治疗。而出血量较多,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则需要积极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保守治疗是建立在患者对疾病治疗和监测依从性好的基础上;若治疗期间腹腔内出血增多,则随时需要手术治疗。
“原来是这么回事!”交流完病情,不,确切地讲,是科普完毕,姐妹两个恍然大悟。综合评估,充分知情的情况下,患者最终选择了严密监测下的保守治疗。一周后患者平稳出院。
然而,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像这位姑娘一样,保守成功,结局圆满;也有患者一味追求保守治疗,腹腔内出血增多甚至差点休克而行急诊手术的。
予医生温馨提示:
黄体囊肿破裂的治疗,要个体化,依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安全适宜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年,页.
作者介绍
姓名:张谷裕
工作单位:首都医科医院
科室:妇产科
职称:在读博士
姓名:李金凤
工作单位:首都医科医院
科室:妇产科
职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责编:白会敏
整理:刘程、姜璇
排版:Connie
往期回顾:
妇产科普
妇科术前洗肠那些事
妇产科普
“宫颈糜烂”了,是不是就离宫颈癌不远了
妇产科普
需要手术的“盆腔炎”
全国爱眼日
高度近视的准妈妈可以自然分娩吗?
投稿邮箱:zhenyu_toug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