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击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之穿刺孔出血

在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深受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欢迎,但无论医生腔镜技术熟练程度如何,都不可忽视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穿刺孔出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因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而发现,引起患者恐慌,若二次手术不仅对患者造成经济损失且易引起医疗纠纷,故预防并降低发生率至关重要。本文对“穿刺孔出血”进行总结如下:

  

一、穿刺孔相关解剖

  

1.妇科常用穿刺点

  

第1穿刺点:脐孔,为首选的观察孔穿刺点组织结构最为薄弱,血管稀少,其解剖层次由外到内依次为皮肤、菲薄的皮下组织、腹直肌腱划及后鞘和壁层腹膜。

  

第2、3穿刺点:脐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位于腹壁下动脉和旋髂深动脉之间(出血好发部位)。

  

第4穿刺点:前正中线偏左耻骨联合上

  

2.易损伤的腹壁血管

  

二、穿刺孔出血原因

  

1.穿刺孔选择不当:穿刺盲目,引起皮下、肌层及腹膜外的血管损伤,剑突下穿刺孔易伤及肝圆韧带中的血管。

  

2.穿刺方向不当,垂直腹壁进入,着力确定,易控制深度,路径短;斜向穿刺或移行,路径长,位置不固定,增加组织血管损伤。

  

3.反复进出穿刺器,增加腹壁组织血管损伤。

  

4.穿刺器的使用:棱形穿刺器旋转时易造成组织损伤,圆形穿刺器出血少。

  

5.盲目扩张或用锐器切开取标本孔,易损伤腹壁血管。

  

6.缝合不彻底:肥胖患者,穿刺孔过小,麻醉苏醒过早,肌松不满意,造成腹式呼吸运动,均可导致深层缝合困难。

  

7.术中遗漏:是最不应该也是较多发生的一种,必须有警觉出血的意识。

  

8.术中已发现,止血不彻底:电凝不彻底或未直视下缝扎止血,很多情况在气腹压力下血管闭合,而撤去气腹后出血被遗漏。

  

9.肝硬化静脉高压造成腹壁侧支循环开放,凝血功能差,腹壁静脉曲张。

  

三、穿刺孔出血预防

  

1.正确选择穿刺孔

  

本文举例常用穿刺孔,临床上根据患者不同情况会另有不同穿刺点,无论穿刺点如何选择,必须心中熟知穿刺点下的血管走形情况,避免损伤。

  

2.镜下腹壁透光检查:腹腔镜直视下避开腹壁血管,患者肥胖,腹壁较厚,照明无法清晰地看到腹壁血管,这时需通过解剖标志确定血管的位置。如腹壁下动脉的走行是从髂外动脉至股管(圆韧带进入腹壁处),穿刺时避开这些部位。

  

3.穿刺针垂直于腹壁,以最短距离穿刺进入盆腔,避免Trocar在腹壁内斜形潜行一段距离后进入腹腔,应该在腹腔镜监视下将Trocar先垂直腹壁进入,当Trocar尖端突破腹膜时,则改变方向向盆腔方向进入直至螺旋端进入腹腔。(如下图)

  

4.保证足够的腹内压(妇科手术常设定腹腔内压力13-15mmHg);使用钝性穿刺器

  

5.重视脐部穿刺孔作为观察孔。此孔大多最后退出,未能观察其情况。手术完毕时,应在腹腔镜监视下观察诸孔并逐一退出穿刺器,应在主操作孔进入镜头仔细观察脐操作孔,不宜草率了事。

  

6.放出腹腔气体再观察:在气腹压力下观察穿刺孔无出血,留置脐部镜头监视,余孔放出一部分气体后再观察各孔出血情况。

  

7.术毕切口缝合时,不宜过早恢复麻醉,以利于深层组织缝合牢靠,不留死腔。

  

8.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对有严重肝硬化或者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术前需改善凝血功能。

  

四、穿刺孔出血解决对策

  

(一)术后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血压持续下降、心率增加、腹部胀痛、穿刺孔严重不适感(腹壁穿刺孔血肿)及引流量血性增加。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新鲜血ml/h;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1;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腹膜炎体征;经输血、液体复苏仍无法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4条符合2条,即可诊断腹腔内出血,尽快手术探查。

  

(二)几种常用止血方法:

  

1.电凝:仔细找到出血部位,确切电凝穿刺孔,腹膜面止血。

  

2.钛夹止血,若不彻底缝合。18号气囊导尿管插入腹腔,气囊注水后腹壁外固定,压迫穿刺孔24h止血;

  

3.缝合:深层组织缝合困难时,必要时延长穿刺孔,将腹膜层、肌层“8”字缝合。

  

4.自制缝合器的使用

  

姚氏穿刺针

  

医院姚书忠老师发明:直径2mm,长度35cm,针尖为菱形,中间有一直径约2mm用于穿线小孔。,以穿刺孔腹膜入口处出血点为中心假定一个直径为4cm的圆,取1号薇乔线一根,将一端线尾留在腹腔外,另一端用姚氏穿刺针经腹壁从原皮肤穿刺孔的皮下进针,线带入腹腔,然后取出空针。针尖穿过腹膜处定为12点。再经腹壁皮肤穿刺孔的皮下进入空针,在第1针的对侧(即6点处)穿过腹膜,在腹腔镜下将腹腔内的线穿入针孔,拔出姚氏穿刺针,线带出腹腔,重复上述操作,利用姚氏针再将薇乔线自3点处带入腹腔,自9点处再带出腹腔,即完成了一个以腹膜穿刺孔或出血点为中心、直径约4cm的“8”字缝合,最后把薇乔线收紧打结于皮肤穿刺孔内皮下,达到止血目的。止血后仍可经该皮肤切口改变穿刺方向置入穿刺套管,继续手术(本段内容及图片摘自:中国内镜杂志,腹腔镜下应用穿刺针处理腹壁穿刺孔出血的临床分析,陈淑琴,姚书忠,医院妇产科)

  

自制双孔钩针缝合

  

在自制钩针远针尖段的孔内穿入2-0或3-0可吸收线,线长约20cm。trocar旁开5mm皮下层进针(图2),穿刺进入腹腔,线的长段端留在腹壁外,小血管钳钳夹固定,腹腔内用分离钳夹住缝线较短的一端,拉入腹腔内,拔出钩针,线的一端留在腹腔内(图3),再从trocar的对侧皮下进针,穿刺进入腹腔,在分离钳的协助下,把腹腔内的缝线滑入钩针的侧孔(图4),拔出钩针的同时,松开分离钳,使缝线钩出腹壁外,完成单针缝合操作(图5),trocar暂不拔出,转换腹腔镜位置,变换体位,同法缝合另一穿刺孔,缝合完毕后解除气腹,结扎缝线,结扎时松紧适宜。如穿刺孔较大,可再缝1针,为双针缝合(图6)。皮肤用普通三角针缝合或皮内缝合。

  

(本段内容及图片摘自: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自制双孔钩针缝合腹腔镜穿刺孔,虞立平,段建春,戴国芳,周林秋,医院普通外科)

  

自制钩针缝合

  

首先选定出血的穿刺孔一侧边1cm处为第一进针点,把线卷成一个圈并套在后勾4上,在针穿入腹壁孔的过程中,向内的力吸引住线圈贴合在针本体1的内壁上(图2-A)。拔出针时,随着向内的牵引力消失,线圈从后勾4上滑落,而不会随着针重新被带出腹壁外。然后在穿刺孔另一侧边1cm处为第二进针点(图2-B),插入针取线头时,需要通过腹腔镜手术时的镜头看到所在线圈的位置。直视下用前勾3勾住线圈(图2-C),在向外拔出针时,由于线圈的一侧贴合在针本体1的内壁上,线圈被针带出腹壁(图2-D),最后把可吸收线收紧打结于腹壁,形成腹壁全层缝合状态,视情况可增加缝合次数,达到止血目的。

(本段内容及图片摘自: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特制穿刺针腹壁全层缝合处理腹壁穿刺孔出血22例,周洪友,金卓杏,周丽红,周淑君)

  

下图为哈尔滨医院现用腹壁缝合器

  

此缝合器操作过程与上述双孔钩针缝合基本相同,其优点在于针远端咬合口可闭合,可有效紧密夹持缝线不脱落,使用更省力,缝合迅速有效。

  

以上腹壁缝合器能做到镜下直视腹壁全层缝合,处理穿刺孔出血时对穿刺孔周围血肿者能更有效缝合,减少延长穿刺孔及再出血几率,提倡术中常规使用。

  

了解原因,掌握对策,重在预防!尤其年轻医生要掌握腹壁血管解剖及腹腔镜操作技巧,尽量避免简单手术,复杂结局!

  

我能有特权进入人体内部:对我来说每次都充满敬意和虔诚,就像要开始踏入庙宇。尤其不能损害……尤其要对还是正常组织尽可能的当心……尤其在我同胞的身体内,若有争议要格外的慎重;离开时要各归原位……因为事实上,在这打开的身体上,除了尊敬,我没有任何的特权——J.P.Cachera

本文为网站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

中国妇产科网征稿启事

稿件须原创,无版权冲突,稿件一经录用,即支付稿酬。

征稿涉本学科各领域内的进展,如个人综述、病例总结、特殊病例报告、地方新闻、临床感悟、科普文章等。

投稿邮箱:editor

yapot.cn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保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hrw.net/jszz/6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