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是体检报告中异常项目里的“常客”,同样是胆囊息肉,有些人不需要切除,定期复查即可,而有些胆囊息肉竟会快速生长,甚至有癌变的可能。胆囊息肉到底是什么,要不要治疗?
胆囊息肉的疾病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临床上所指的胆囊息肉包括有由胆囊炎症所引起的黏膜息肉样增生、胆囊黏膜细胞变性所引起的息肉样改变、胆囊腺瘤性息肉以及息肉样胆囊癌等。胆囊息肉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
胆囊息肉疾病类型划分:
(一)胆固醇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最为多见,但它却不是真正的息肉。而是胆汁中胆固醇的结晶集结在一起所形成的桑葚状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
(二)增生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仅次于胆固醇息肉,多见于中年妇女,60%的患者会伴有胆囊结石。它是胆囊的一种增生性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0.2—0.5厘米。
(三)炎症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是在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直径大小多为1厘米以下。
(四)腺瘤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属于真性息肉,可合并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多见于老年人,其直径大小多为0.2—2厘米。在临床上,腺瘤性息肉可发生出血、坏死性改变,有的甚至还会演变为乳头状腺癌。
(五)淋巴性息肉:此种类型的息肉比较少见,多有淋巴组织增生的改变,其直径大小多为0.1—0.3厘米。
胆息肉40%的患者均无明显症状,其隐散性较强,不被人们发现,只有在B超体检时才发现。
胆囊息肉要不要切除?
查出胆囊息肉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大多数是良性的,定期复查即可。但是,有部分胆囊息肉是不断生长的,可能会发生癌变,如患者意识不到,未接受专科治疗,一旦发展成为胆囊癌,预后将很差。当发现胆囊息肉很难以抉择时,医生建议把握以下几点。只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中的一个,均建议行微创手术治疗:
息肉最大直径≥1cm,尤其是单发息肉;
息肉最大直径小于1cm,但短期快速增长(在6个月、1年、2年~5年随访期增大2mm以上);
胆囊息肉合并急慢性胆囊炎;年龄50岁,合并胆囊结石;
超声检查胆囊息肉血供丰富,怀疑癌变。
医院专家指出,胆囊息肉患者需要定期的复查息肉大小,最好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胆囊息肉增大或者恶化。目前对于没有恶化的胆囊息肉,一般采用保胆取息的方法治疗,取出息肉保留胆囊,安全不复发,可以避免胆囊切除的风险。
推荐专家
推荐阅读
又是结石又是发炎又是息肉的,为什么胆囊总是爱出毛病?
得了胆囊结石/息肉不要怕,新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了解一下
为什么会长胆囊息肉?
如何对待胆囊息肉?
胆囊炎,胆结石与胆囊息肉是一回事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