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记者从8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肝胆胰论坛上获悉,胆囊癌在我国呈上升趋势。专家指出,由于造成胆囊癌的主要因素是胆囊结石,调查数据显示,胆囊结石发病率目前在我国较10年前提高了1倍。
胆囊癌:出现症状后几乎都是晚期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出现症状后几乎都是晚期,已丧失了彻底根治的机会。胆囊癌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胆囊腺瘤性息肉、胆道寄生虫感染等,其中,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是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专家指出,必须在胆囊癌的早期,及时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栗光明说,患者如果出现上腹隐痛、厌油腻、胃口差等症状时,要尽早做腹部B超或CT检查。
胆囊结石患者是胆囊癌高危人群专家指出,胆囊结石患者是最危险的高危人群,胆囊结石与胆固醇和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有关,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都会引起胆囊结石。胆结石如果长期不治疗,随着结石在胆囊内时间的延长,容易感染诱发炎症,进而形成急、慢性胆囊炎或胆管炎,甚至引发癌变。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栗光明:“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哪怕是良性胆囊疾病的人都应进行胆囊切除术,若胆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经常出现上腹部胆囊区疼痛、明显消瘦或胆囊结石伴糖尿病的患者,医院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剔除胆结石。”
小结石患者切勿大意专家强调,结石小于1厘米且无症状的患者也不要大意。小结石也会随着时间的沉积变成大结石,还会从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形成梗阻性黄疸或化脓性胆管炎。所以,胆结石患者应积极治疗,就算暂时不需手术医院复查,以免耽误病情,危及健康。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栗光明:“得结石的主要原因是经常吃高脂肪的食物或饮食失调等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要限制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少吃或忌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子、蟹黄、蛋黄等。”
盲目吃素易得胆结石专家强调,盲目吃素也易得胆结石,平常饮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喝水毫升,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及促使结石排出。此外,还需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注意控制体重。
受访专家栗光明,男,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中华外科学会手术学组委员、中华肿瘤外科学会肝癌学组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青年委员,北京器官移植学会委员,中国医疗促进会北方肝癌专家委员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肝胆胰协会外科委员,国际肝移植协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常委,中国医促会结直肠专家委员会常委,海峡两岸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器官移植》《中华肝脏手术学》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肝胆外科杂志》编委。医院客座教授、医院客座教授。京医会理事。
擅长治疗:肝癌、胰腺癌、胆管癌及胆囊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诊治,肝脏移植、活体肝脏移植,胆石症、脾脏疾病等,尤其擅长病情复杂的肝脏及胰腺肿瘤的手术治疗,每年肝癌手术超过例次,胰腺肿瘤手术50例次。
鍝噷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鍑哄悕鍖椾含鐪嬬櫧鐧滈濂界偣鐨勫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