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下水文
.4.19高三天一六联
原创小雨点的梦想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战国时,魏安鳌王与孔子第六世孙孔子顺讨论谁是当时品行最高的人,孔子顺认为是鲁仲连,但魏王认为鲁仲连的高品行不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有作秀之嫌。孔子顺认为:“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意思是天下人都有强求自己做一些事情的,只要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习惯,最终会与本性自然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立意解析
材料中,魏王认为不是本性流露的品行不好;孔子顺认为,不论是不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只要坚持要求自己做好事、提高自我修养,最终形成了习惯,与本性融合,这样的人就是品格高洁的人。
参考立意:
①瞄准目标,一以贯之;
②积极向善,培养美德;
③坚守公德约束自我;
④良好的习惯来自不断的坚持;
⑤惯性的力量;
名师下水文
持善成习,神明自得
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学:花未眠
魏安釐王认为孔子顺所说的当时品行最高的人鲁仲连非本性的自然流露,有作秀之谦。孔子顺认为:“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孔子顺道出了坚持做而成为习惯,最终与本性自然融合的天机。因此,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当坚信“持善成习,神明自得”的道理!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持善成习,非作秀也;终将拂去内心尘埃,走向光明。
做一件好事,只做一天或只在某个关键时刻去做,那叫作秀。如果坚持做好事,作之不止,作之不变,那么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与自身浑然天成的本性流露。雷锋坚持一生做好事,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毛泽东坚持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领袖;孔子坚持宣传“仁政”思想,终成万世师表。他们用一生的精力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没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作秀,因为他们的坚持让他们达到了“习与体成,则自然也”的境界。所以,我们当持善成习,拂去内心尘埃,走向光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坚持改过,非作秀也;心向圣贤,终达彼岸。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知错就改,方为“新”人。毛泽东曾提倡大家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新”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亦是如此。刘邦为了称帝,敢于改“贪财好色”之过,攻打函谷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汉武帝穷兵黩武致国力衰弱,晚年写下《罪已昭》;武则天的墓碑空无一字,任后人评说。他们身为帝王敢于自我解剖,勇于改过自新,这种勇于改过的行为让他们的形象更加高大。坚持改过,才会有进步;坚持改过,才会更加优秀;坚持改过,终达理想彼岸。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作之不止,作之不变,持善成习,而神明自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坚持是通向成功的基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坚持让我们走向远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坚持行善让我们走向圣贤。不学骐骥一跃,学习驽马的功在不舍,一以贯之地做正确的事,达到“持善成习,而神明自得”的境界。
让我们践行孔子顺的箴言吧,哪怕前路漫漫其修远,我也将“持善成习”,达“神明彼岸”!
积土兴风雨,习惯成自然
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学:月明
魏安釐王认为鲁仲连的高品行有作秀之嫌,孔子顺却认为:强求做事,持之以恒,会形成习惯,进而与本性自然融合。诚然,经过坚持堆积而成的山,风雨自然而然产生。万物遵循规律相通,既是积土兴风雨,必可习惯成自然。
“坚持敬一字,方知道在迩。”唯坚持,方积土成山兴风雨;唯坚持,方滋养习惯成自然。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坚持是习惯养成的必要条件。冬去春来,小草坚持破冻土而萌芽,年年亦然,从不缺席,萌芽成为刻入本性的习惯。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坚持开放融合,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从“茶马古道”到“保税仓储”,无不彰显着开放的民族习惯,融合的民族本性。积水成渊,功在坚持;弩马十驾,功在坚持;金石镂断,功在坚持。只有坚持,方能使你改善品行,形成习惯,成就更好的自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唯积善,方成德;唯高品,方继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树立正确目标,细化成言行,坚持形成融合于本性的习惯,让人生更优秀。“胡沙不隔汉家天,一节坚持十九年。”每天手不离旌节已然成为苏武的习惯,自然融入生命,他持节放牧的身影铸就了英雄的爱国形象。因固守“北方少雨不会发生内涝”的习惯认识,7.20暴雨在无防备的情况下造成重大灾害。选择优秀的品行坚持下去,形成好的习惯,让优秀影响优秀。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唯优化品行、持之以恒,方养习惯成自然。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曾国藩将早起立为第一行为习惯,坚持一生,并将“早起”立为家风,影响整个家族。“玻璃大王”曹德旺坚持每天四点半起床,因为早起三天就等于多一天的时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CEO马尔乔内,每天凌晨3:30就会起床与其他同行沟通。“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现在的我们更应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断坚持,从“早起”这样小的行为习惯开始,让人生始终走在完善自己的路上。
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巨大且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积土成山自生风雨,让我们坚持向善的言行,滋养习惯成就自然本性。
恒以养习自然而成
郑州市啟思中学:含章
魏王在与孔子顺探讨谁是当时品行最高的人时,认为鲁仲连的高品行有作秀之嫌。孔子顺则认为只要作之不止、不变,习与体成,最终会与本性自然融合。人的行为十之八九来源于习惯,当一个习惯长久与自身共存,成为个人为人处世的体现,自然而然透露着一个人的本性。正因如此,我们应恒以养习,久而自然,努力做一个高品格的新时代青年。
持之以恒,用习惯征服习惯。
习闲成懒,习懒成病。人天生向往安逸,难免在习惯养成中被闲懒阻拦,惟有持之以恒,用习惯征服习惯,才能有所突破。习惯养成有一条“21天定律”,是说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的正确重复练习,才能变成一种稳定状态,形成习惯。由此可见,持之以恒在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作用。持之以恒,是毛泽东笔耕不辍、身体力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治学经验;持之以恒,是颜真卿放下浮躁,长久练习,终成一代名家的苦心孤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好习惯的养成从不会一蹴而就。拿出坚韧,持有恒心,努力培养好的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正如孔子顺所言:“习与体成,则自然也。”久而久之的习惯,终会与本性自然融合。“柔情法官”陈燕萍扎根基层14年,从未办过错案,从未遭受投诉。记者问他如何坚持下来,她回答说:“自己从未坚持,坚持太累,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习惯。”明星刘德华作为香港的一张名片,红了半个世纪,当大家惊叹于他的努力、敬业和自律,他却说自己习以为常。习惯的养成不容易,但当它长久伴随着我们时,就不再刻意,而是与本性相融,并让自我感觉坦荡和自然。
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优秀的人往往将一些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与形,用优秀的品质提升自我。犹太人喜欢在小孩子读的书上涂蜂蜜,让孩子从中尝到“甜头”,进而培养爱读书的习惯。这一习惯让犹太上成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也培养了许多世界级的大师。“拼命三郎”张艺谋在策划冬奥会开幕式的过程中,养成晨跑的好习惯。虽然每天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但这个习惯给了他充沛的精力和乍现的灵感,助力他圆满完成国之期待。好的习惯彰显一个人的卓越品质,帮助我们克服艰难险阻,成就更好的自己。
王尔德曾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可以是不随地吐痰,可以是每天读书,可以是按时反省……看似事小,却能滴水穿石。只要恒以养习,定会有所改变,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