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备考怎样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disease/a_6216791.html

如果不是疫情,我们这段时间应该是紧张有序的进行知识点的专题练习,专题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具体的题目落实,巩固大一轮复习过基础知识,查漏补缺,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那么,同学们在练习时怎样做,才能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呢?

有句谚语成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意思是说,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这其中强调了勤学苦练,可我们哪一个高三学子不勤学?哪一个高三学子不苦练?又有哪一个高三学子不努力呢?事实上努力的学生很多,得高分的学生却很少。他们的努力是相同的,没有差别。诸葛亮在”舌战群儒”中这样说到:“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随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江东儒士张昭,顾雍等二十多人与诸葛亮相比,都曾经努力苦读,差别是诸葛亮知己知彼,准备充分,注重实际,目标明确,成竹在胸,方法得当。

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亦非如此不可。请看下面这个练习题: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①凉州: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作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诗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

面对此题,第1题想得出答案很快,B。因为(暂且抛开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我只是传达我的意思),大家还记得我之前就类似的问题讲过一首诗吗?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你们清楚的知道第二句,第三句两次出现“人面”一词,其意义是不同(一它不是字面的简单重复,二它出现在不同位置,三它们的境况不一样)的。本题“琵琶声”是不是如此!公理为什么不用证明,因为实践出真知;实践为什么出真知,因为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好。这就是“一加一大于二”。依次意看第二题:

北固山

北固山

本题题干有一个关键点:“盛唐气象”。首先是”气象”一词,语境意当然是“景色,景象”之意(不至于把它理解为物理现象吧!),那么,何谓“盛唐气象”呢?看一看高考必背篇目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知道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尤其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二句,写得非常豪迈,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开阔的心胸、飞扬的逸兴。于是,大家就会明白,本题真正想问的是:”诗人在那个历史时期,此时,此刻,此景,借助于某些诗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怀?”题干的意思了然于胸,结合具体诗句,答案自然呼之欲出!

(附答案①凉州城人烟阜盛,繁华安定。“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写出了凉州人口密集、歌舞升平的景象,表现了盛唐气象。②渴望建功立业、奋发有为。“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表现诗人想要建功立业、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之情。③对前途充满信心、豪迈乐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中的“笑”,表现出对生活、对前途的信心,“醉倒”是豪迈乐观的醉,让人感受到了盛唐的时代脉搏。)

只是以此为例,说说道理,挂一漏万!

同学们!”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对于今后的复习,你作何感想,又将怎样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hrw.net/jsbk/135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